本书为知名出版人潘凯雄自2016起于《文汇报》开设的“第三只眼看文学”个人专栏合集。内有专文50则。这50则文绝大部份都是细读某一具体文本后的心得。少数几则议论的对象是某种现象而非文本,但这些现象亦事关阅读,且对现象的阅读也算是一种阅读。 本书是作者个人四十年来阅读与专题写作的一个阶段性小结。该书中包括“长篇小说的‘长度’到底多‘长’为适宜”“报告文学文体的变异”“信念不朽”“不产业无产业”“小说创作只有精彩与平庸之分”等读书专栏文章;作者作为出版人也作为读者,既有对出版领域如“重复出版”实则为创意的贫瘠这样的专业点评,也有“莫让阅读失其本”“阅读其实并不复杂”“安静的阅读”“读不读?读什么?”等对于阅读本身的思考,更有对王安忆、贾平凹、迟子建、徐怀中、格非、阿来、韩少功、吴亮、陈德培、那多等名家作品的真知灼见。 读王安忆《匿名》 事实上,王安忆从一开始压根就没想将《匿名》写成一部悬疑小说,也无意于让故事的主人公演绎成当代版的鲁滨孙。她只是要利用这个外壳进行一场文学的实验,希望通过老头儿从人类原始状态一步步自我进化、自我命名、自我建构的过程,来探讨人类自我与历史、 语言与文字、文明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