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指导
QQ咨询:
有路璐璐:

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指导

  • 作者: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主编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9787512718418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128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孩子们“宅”在家中,是帮助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的良好时机。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广大家长家庭提供了疫情期间科学权威和专业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国妇女出版社联合中**庭教育学会,重磅推出《特殊时期特别家教指导》。 全书主要内容分为疫情中的家庭教育**、家庭心理支持、儿童良好习惯养成、亲子互动陪伴和专家点评战“疫”日记这五个部分,以期为广大父母提供特殊时期的特别家庭教育指导。
    文章节选
    **章 疫情中的家庭教育** 防控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 原则和方法 孙云晓 中**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突发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让很多人产生恐慌不安的心理。身为父母,本身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也不应忘记,您的孩子正在注视着您,您的言行将深刻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童年的经历与经验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疫情防控期间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策略,以自如地应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 谁都不希望与灾难相遇,而实践证明,灾难也是一种机遇。过去,培养孩子养成勤洗手等卫生习惯挺费劲,病毒来了反而变得比较容易。更深一层讲,以往儿童对许多概念是难以理解的,譬如祖国、国际、社会、责任、价值观等,而在全民动员的防控疫情过程中,这一切变得非常具体形象。只要每个人都待在家里减少流动,就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关爱和贡献。如果家中有人去医院等急需援助之处做志愿服务,孩子将对这些元素更加刻骨铭心。 孩子是在实际体验中长大的,父母的责任是给予孩子正向的支持与引导。我赞同南京师范大学殷飞博士的分析和建议:这段经历对孩子们来说可能就像2003年时的“非典”对于我们一样,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记忆。面对它,认识它,应对它,*终战胜它的整个过程,应该成为我们每个身处其中之人的精神财富,也应该借此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划出一定的“边界”,并带领我们的孩子形成基因式的基本素养。 问题在于,作为父母,您是否做好了以下准备:您是否为孩子做出了榜样?您是否明白该如何对孩子解释危机?您是否能够根据儿童的特点与需要安排孩子的生活?您是否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毫无疑问,这些要素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为人父母者不可忽视。 作为有过47年的儿童教育经历,尤其是拥有30多年研究儿童与家庭教育经验的教育者,我愿意为父母们提供以下四大原则与方法,作为防控疫情期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具体建议。 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就是*好的教育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每个孩子都是研究父母的专家。许多父母特别在意自己对孩子讲了哪些道理,似乎认为这才是家庭教育。实际上,对孩子影响*深的是父母怎样做,其次才是父母讲了什么。所以,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才是*好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儿童的偶像与榜样的研究,发现在儿童五年级时榜样的影响力会达到高峰,八年级时偶像的影响力会达到高峰。一般来说,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无论父母是否愿意或者在意,您都是在为孩子做榜样,因为儿童的天性就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判断与选择会发生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做的一份大样本监测报告显示,父母是处于四、八年级阶段学生*崇敬的榜样的**位,高于老师、科学家、明星或名人。这本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也是*佳的教育条件和时机,但如果当孩子发现父母的不良行为时,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监测报告还发现,24.2%的四年级学生和28.2%的八年级学生报告称,父母经常在自己的面前表现出不良行为。例如,“答应过孩子的事情做不到”(四年级占42.2%、八年级占63.7%),“说脏话、粗话”“与他人吵架”“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需要排队的时候插队”等。不同的是,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无论报告父母不良行为的占多少,依然选择父母为榜样的比例均*高。可是,八年级学生则不同了,报告父母不良行为很少的学生中依然选择父母作为人生崇敬榜样的比例*高,报告父母不良行为很多的学生中选择影视、文学作品、游戏中的虚构人物为榜样的比例*高,为22.9%,而继续选择以父母为榜样的仅占6.3%,足见变化之显著。 由此可见,父母教育孩子*为重要的使命就是以身作则,成则成矣,败则败矣。 在防控疫情期间,对父母来说如何为孩子树立榜样更是一个挑战。比如,您是否遵守政府关于防疫的有关规定,是否出门戴口罩,是否主动申报去过疫情城市或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当需要您支援防疫前线的时候您是否毅然前往,等等。当父母在做的时候,不要忘记背后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是孩子在观察和判断,而这是*为深刻的家庭影响。 父母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解释 由于喜欢观察,孩子的心中充满好奇却又缺乏知识和经验,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小问号”,平时就疑问多多。现在灾难来了,疑问岂不更多?因此,防疫期间的父母们*需要的是给孩子解释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如何解释又考验着父母们的水平。 首先,在灾难面前,不要蒙住孩子的眼睛,而要对孩子准确地说明事实真相。有些父母可能担心会吓着孩子,或者以为孩子小而没必要告诉他太多,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很强的,并且他们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困难的是,网络时代信息满天飞,真伪难辨,这需要父母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引导孩子选择专业机构发布的真实准确的信息。比如,要耐心告诉孩子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它是怎么发生的,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如何有效预防,有哪些信息是虚假的,等等。如今媒体发达,信息海量,有心的父母不难收集,因为父母自己也是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和孩子一起收集信息,一起分析讨论,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向孩子解释,或者说持什么样的态度解释,这甚至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好父母需要给孩子科学而积极的解释,而不是盲目和消极的解释,以消除孩子的恐慌心理。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解释风格”。积极的解释风格是把困难解释为暂时的、偶然的、非人格化的,认为困难是可以改变的;消极的解释风格是把困难解释为**的、普遍的、人格化的,认为困难是不可改变的。积极的解释导致人自信和乐观,消极的解释导致人悲观和绝望,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显然,积极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解释,也是乐观向上的解释。对防控疫情来说同样如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宜怨天尤人,不宜悲观失望,而应该告诉孩子,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和齐心协力的行动,疫情是可防可控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过去,儿童对“祖国”的概念的理解往往是宏大的、模糊的,如今却变得具体而形象。如我在儿童朗诵诗《什么是祖国》里写的:“当病毒像魔鬼袭来,当人们变得惊慌失措,我明白了,祖国就是一支支**队,祖国就是一个个志愿者,祖国就是一车车救援物资,祖国就是一道道爱的电波。我真的明白了,祖国就像母亲一样,时时刻刻拥抱着我!” 在积极的解释中,尤其值得与孩子讨论包括钟南山等一大批杰出医生的那种勇敢负责的精神,还有全国各地对疫情严重地区的无私驰援,这些都是极好的榜样教育,也是富有现实感的价值观**。 长时间居家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 疫情防控期间,*好的对策是大家尽可能居家生活,减少外出,尤其是不到人多的地方去。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关爱他人与社会。但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时间长了,许多成年人都受不了,好动的孩子更是难以忍受。其实,居家生活也可以奥妙无穷,如果安排得当,完全可以度过一段美好而受益的时光。 实际上,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是生活教育。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所以,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如阅读、写作、游戏、运动、家务劳动、艺术创作,等等。我个人就有一点儿实际体验,因此次疫情居家多日,我白天读书写作,晚上则在网上挑一部经典电影看,多日下来也颇感欣慰,就像了却了许久的心愿一样。 居家时间长一些,如果能培养孩子学会做饭和洗衣服等家务,将使孩子终身受益。党和**已经将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方针中,始终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劳动教育至今依然是我国儿童普遍的短板,成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巨大隐患。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明,童年时期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而不爱劳动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可能成为生活与职场的失败者。 许多父母可能怕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其实这也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近日给父母们的建议就提到,要把书房变课堂、把客厅当操场,创新布置学习场域,建设家庭式小型学校的学习组织,在非常时期陪伴孩子非常学习。其实,在网络时代,一般家庭已具备了在线学习的条件,从教育部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采取了在线学习的举措。甚至可以说,在线学习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果能与生活教育密切结合,孩子将更有能力适应未来。 好习惯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疫情防控*终会取得胜利,人们的出行、工作和学习都会重新获得自由。但是,防控疫情期间的许多努力会变得不再需要吗?如果是那样,我们就有可能重蹈覆辙。换句话说,即使疫情过去了,父母依然要努力做孩子的好榜样,依然要坚持积极的解释风格,依然要让家庭生活丰富多彩,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全家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而习惯是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在中国青少年研究**工作期间,我曾连续十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习惯”的课题,始终特别倡导培养孩子养成九个好习惯,即喜欢阅读、勤于写作、善于表达、勇于质疑、自我管理、认真负责、用好媒介、坚持运动、积极乐观。即使只养成其中的三五个习惯,都可能成就幸福人生。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明确,习惯的养成不能只靠行为训练,而要通过抓牢认知、激发情感和行为训练三个关键环节。具体该怎么做呢?以劳动习惯为例,首先,要通过鲜活有力的事实,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产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其次,要寻找身边的榜样,寻找“妈妈的味道”之源,特别是擅长劳动的父辈和祖辈的故事,激发孩子对于劳动的情感;*后,经过具体训练,让孩子学会几项劳动的技能,尤其是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的做饭和洗衣服等家务技能,**在于引导孩子长期坚持直至习惯养成。 当然,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位的,也是*好的教育方法。要求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首先要做到,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父母绝不去做。可以相信,如果全家人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定是家庭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也让孩子一生的发展充满希望。 总之,危机也是机遇,国之本在家。如果父母们坚持以上四大原则和方法,防控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就可能让全家人受益,并成为**的家庭财富。
    目录
    **章疫情中的家庭教育** 防控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孙云晓2 疫情时期不应忽略家庭教育中的儿童权利/王芳10 疫情期间,为家庭教育划**/张若谷14 面对疫情,更要提升我们的家文化素养/姚鸿昌17 重建隔离状态下的家庭生活/洪明21 居家防疫,不可错过的教育机会/汤发良23 第二章疫情中的家庭心理支持 危机中给孩子心理**感/施以德26 防控疫情期间,请关注身边孩子的状态/殷飞31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家长和孩子的心理防护/师晓霞36 怎样处理疫情期学龄儿童的情绪问题/王晶41 怎样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陈光46 第三章疫情中的儿童良好习惯养成 疫情中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杨军52 利用疫情假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能力/夏征56 疫情假期里,拒绝网络成瘾/朱嫘62 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蓝玫66 第四章疫情中的亲子互动陪伴 防疫时刻:每一次亲子陪伴都是流金岁月/晏红72 “宅”在家中,不应让孩子的发展“停”在 家中/张思莱77 怎样陪孩子**度过疫情期/王晶83 “新冠”时期的亲子阅读时光/陈光88 父母如何与孩子在家玩游戏/朱嫘91 第五章专家点评战“疫”日记——疫情中家庭教育的8个忠告 消除恐惧的*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97 通过战“疫”,女儿有了理想101 教育低龄儿童,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特征105 用智慧帮助孩子避免网络沉溺108 安抚好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心理尤为重要111 让孩子在自我管理中找到乐趣114 疫期长假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良好契机117 父母多做亲子沟通交流,补偿子女同伴交往缺失12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