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

  • 作者:杨照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23663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讲述了五代到宋,从中古过渡到近世,发展出热闹活泼的城市生活、商业生活,带有强大文化自觉的文人集团,而这两股力量打造了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社会。你会看到: 赵匡胤为了解决武人专政的问题,采取了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 宋朝的一大特色是武官的文官化,而且其官僚体系也越来越庞大,远胜过往; 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在宋朝才可能说出; 宋朝的文人并不需要任何现实感,这让他们得以投身琴棋书画这些比诗词更无实用价值的美学趣味中……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4辑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已经推出—— *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已出)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 新石器
    目录
    第八册《新时代的开端》目录 总 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讲 从武将落幕到文人登台 01 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史观-002 02 明代王学兴起的新解释-005 03 士商是何时合二为一的-009 04 琴棋书画不只是琴棋书画-012 05 “五代”是五个朝代吗?-015 06 为什么“十国”比“五代”更长?-018 07 到处认爹的时代-021 08 一妻多夫的乱家-024 09 文���终于熬出了头-026 ---------- 第二讲 古老中国开始走向近世 01 **制度的崩溃与人民的相对自由-030 02 自由带来的社会巨变-033 03 中国历史新的分期-036 04 唐宋之间的貌合神离-039 05 科举变得越来越重要-042 06 考不上科举只能去经商-044 07 “戏文小说”的出现和流行-048 08 《金瓶梅》诞生的时代意义-051 09 士绅代替了**-054 10 由外而内的转变-057 11 “近世史”的内部分期-059 ---------- 第三讲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黄袍加身”的故事-062 02 “陈桥兵变”是早有预谋的吗?-067 03 契丹入侵是有人编造的?-070 04 一顿饭就把兵权吃没了-074 05 “杯酒释兵权”仅仅是开始-078 06 崇文抑武的国策-082 07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086 08 宰相权力的削弱-088 09 再没有人劝谏皇帝了-091 10 头脑比四肢更优越-094 ---------- 第四讲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01 必须遵守的“祖宗家法”-098 02 狄青被撤的启示-101 03 岳飞悲剧的背后-104 04 严防死守的宫禁-107 05 备受节制的宦官-110 06 待遇优厚的文人-113 07 科举取士的隐忧-116 08 新办法解决不了旧难题-119 09 审美趣味的大流行-122 10 “祖宗家法”的利与弊-125 ---------- 第五讲 琴—自娱自乐的雅趣 01 文人身份的象征-130 02 你说的“琴”是什么琴?-133 03 古代琴谱是怎样记录的?-136 04 乐器可以分为哪几种?-138 05 唐代宫廷乐队的组织-140 06 唐代音乐形式的发展-143 07 盛唐诗人与音乐的趣事-145 08 近世宫廷音乐的没落-149 09 只给自己听的音乐-152 10 从文人雅趣到市井生活-155 11 音乐与戏剧的逐渐融合-158 ---------- 第六讲 棋—元关胜负的游戏 01 围棋进入文人教育-162 02 王积薪闻棋的故事-165 03 围棋十诀的理论-170 04 刘仲甫与《棋诀》-173 05 宋代的围棋诗-177 06 围棋棋艺的品级-180 07 不只是好玩-183 08 比象棋更**-186 09 启人智慧的艺术-191 10 文人专享的雅事-194 ---------- 第七讲 书—贯注精神的妙笔 01 中国文字的图像性质-198 02 篆书到隶书的演变-200 03 竹书和楷书的发展-203 04 蔡襄如何跻身“北宋四大家”?-205 05 法帖的大量刻印-207 06 临摹碑帖的弊端-210 07 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理论-213 08 狂傲不驯的米芾-217 09 宋徵宗与他的“瘦金体”-220 10 在法度中追求自由-224 ---------- 第八讲 画—抒写个性的墨戏 01 文人画的构成-228 02 文人画的三个标准-231 03 文人画的精神内涵-234 04 文人画的风格特征-237 05 文人画的美学追求-240 06 从“游观山水”到“书斋山水”-243 07 形似与神似的矛盾-246 08 题画诗的产生-250 09 文人画的核心价值-253 10 难窥金豹的文人画-256 ---------- 第九讲 禅宗—见性成佛的修行 01 禅宗在中国的崛起-258 02 慧能与《六祖坛经》-261 03 禅宗传教的艰辛历程-264 04 佛性之前人人平等-267 05 不立文字的禅宗-270 06 禅宗的世俗化-273 07 破除陈规的教义-276 08 打倒权威的宗旨-279 09 棒喝调教的疯狂-282 10 禅宗向理学思想的转变-285 11 理学对禅宗思想的继承-288 ---------- 第十讲 理学,生命意义的追寻 01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292 02 钱穆的读书历程-295 03 宋明儒家的“生命之学”-298 04 追寻自由的理学精神-301 05 “华夷差异”和“教理之争”-304 06 宋代理学要解决的问题-307 07 理学的基本信念-310 08 陆九渊的理学思想-313 09 朱熹和陆九渊的分歧-316 10 理学与佛教的差异-319 11 从“五经”到“四书”的转变-322 12 宋代理学的致使缺陷-32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