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绪论
**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清代两广农业地理研究简评
第三节 行政区划略述
**章 自然条件的农业评价
**节 地理环境概述
第二节 气候变化初探
第三节 水旱灾害及其影响
第二章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节 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第二节 国内外政治军事事件
第三节 农业政策与措施
第四节 农业技术条件
第五节 农业经营形式
第三章 人口状况
**节 载籍人口数字的考释与评价
第二节 人口数的修正与估测
第三节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节 人口构成简析
第四章 水利事业
**节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第二节 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 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节 耕地面积估测
第二节 土地垦殖指向
第三节 耕地类型的划分
第四节 耕作制度的地域差异
第五节 粮食亩产的地域差异
第六节 土地开发与环境恶化
第六章 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节 稻谷
第二节 麦类、粟类和豆类
第三节 番薯和玉米
第四节 粮食供求的时空差异(一)
第五节 粮食供求的时空差异(二)
第七章 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节 甘蔗
第二节 落花生
第三节 蚕桑、麻类和棉花
第四节 茶叶、烟叶的罂粟
第五节 水果和蔬菜
第六节 蓝草、水草、蒲葵及其它
第七节 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第八章 农业地理分区
**节 广东省农业分区
第二节 广西省农业分区
附录一: 本书所用度量衡换算关系
附录二: 主要征引与参考书目
附录三: 地名索引
后记
地图目录
地图0─1 清代两广政区沿革图
地图1─1 1736~1911年两广洪涝灾害的地区分布图
地图3─1 嘉庆二十五年两广人口密度图
地图4─1 清代两广水利事业的地区差异图
地图5─1 清代前中期广东耕地增长的地区差异图
地图5─2 清代前中期广西丁数增长的地区差异图
地图5─3 嘉庆二十五年广东载籍垦殖率的地区差异图
地图5─4 嘉庆四年广西载籍垦殖率的地区差异图
地图6─1 清后期两广粮食作物分布略图
地图6─2 清代两广粮食供求形势图
地图7─1 清代两广甘蔗分布略图
地图7─2 清代两广花生分布略图
地图7─3 清代两广蚕桑、麻类与棉花分布略图
地图7─4 清代中晚期两广茶叶、烟叶与罂粟分布略图
地图7─5 清代两广热带水果分布图
地图7─6 清代两广蓝草、水草、蒲葵与经济林木分布略图
地图8─1 清代广东农业地理分区示意图
地图8─2 清代广西农业地理分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