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1.让孩子像树木一样生长 孩子像一粒没有标签包裹的种子,我们无法确定这粒种子开什么花以及什么时候开花,养育人能做的只有提供充足的养料和阳光、雨露,然后静等花开。就像种下一棵小树苗,等到某**它会自己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希望孩子像一棵树那样茁壮,不但不能揠苗助长还要有耐心,不能施肥过度,不能保护过度,要顺其自然,让这棵小树扎根沃土,根基扎得深,将来才能长得正、长得壮。 根是一棵树的开始,是一棵树的基础,也是一棵树*不能缺少的部分。参天大树能经受风雨的侵袭,是因为它深入土壤强而有力的根系;百年老树能长得郁郁葱葱,是因为树根不断汲取土壤中的养分。孩子的生命之根在于父母、在于家庭,孩子的生命需要与父母很好地联结。树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地下的营养,这代表孩子的生命除了需要物质满足之外,还需要精神陪伴和心灵营养,需要永远积极正向的期待。 父母要用园丁的心态去培育孩子,而不要用木匠的心态去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行打造孩子。 就像卢梭在《爱弥儿》中讲的那样: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因为善于避开灾难,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幼茧,给它浇水,使它的生命得以延续,它的果实总有**会使你感到喜悦。趁早给你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装上栅栏。发现小树长得不正,有分枝斜逸的时候,要及时修整和帮助,这样才能使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我们生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也许无法决定自己的来处和去向,却能用心去体悟生命的每一寸成长、每一个变化。老话儿说:小树在砍,孩子在管。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树木才能长得挺拔。如果因为不忍心而不去剪掉横生的旁枝,任其疯长,世界早晚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帮其剪掉。让一棵幼苗长成一棵栋梁,就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思维。 作为父母的我们,身上有很多缺点,经常缺乏耐心,去苛责孩子,事实上“孩子没有错,有错的永远是父母”。我们明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是会犯错。作为父母,拥有的权力是有范围或者说是有界限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的责任是保护与教育,不是伤害和独裁,更不是让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或者你希望的模样。 让孩子像树一样自然生长,意思并不是说随意适应环境,让孩子该怎么长就怎么长,那长得歪七扭八、不成体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在照料树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剪枝,什么时候打药,每个季节、每个时期要注重哪些方面的看护等,这些都是必须付出的精力。这其中,一点儿也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来,而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下,终会收获美好的结果。 所以,一个孩子的人生那么长,自有他开花结果的时辰,即便你给他寻了各种进口的**养料,他也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急不得,但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不管不问。 一棵树既不能太旱也不能浇水过度,这就像对待孩子一样,既不能撒手不管又不能过度宠溺,要在早期给予它足够的时间和关怀,但不能一直种在温室里,尤其不能代替它去经历风吹日晒。园丁对待一棵树的态度就是根据它的生态习性,给予合理的修剪。但生根、抽枝、繁茂、向上生长,这都是它自己的事。 绝大多数时候,园丁都不需急着做什么,长年看着小树在雪里、雨里生长,它自己会决定它是什么。你只需看懂并依从它的意愿,提供尽量少的支持和干预,帮助它活成自己。 树根就像孩子从小在家庭受到的影响,树枝则是孩子发展出来的能力,树叶的质量和茂盛程度则是他在社会上生存的资本。若我们对待一个孩子的成长像对待一棵树一样,无论对我们,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仔细观察,每一棵树都是不一样的。它们只是跟从自己内在的规律生长,一点儿都不着急。有风就跳舞,无风就静默。站在你面前,不去掩饰什么,也不讨好什么,完全和你平起平坐。这才是生命本该有的样子,也是生命*本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