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刺血疗法的概念及作用机制1 一、刺血疗法的概念1 二、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1 (一)疏经通络活络止痛1 (二)**化瘀消肿散结2 (三)醒脑开窍镇静安神3 (四)清热**祛邪安正3 (五)和血养血调整阴阳4 第二章刺血疗法的禁忌证与注意事项5 一、禁忌症5 二、注意事项5 第三章刺血疗法的适应证7 第四章刺血疗法9 一、刺血工具9 二、刺血前的问诊和要求9 三、选取穴位和拔罐要领10 (一)临床刺血的选穴10 (二)刺血后的拔罐要领10 (三)刺血方法10 (四)刺血后的注意事项11 四、刺血方法的种类11 第五章刺血疗法的常用穴位及主治范围12 一、头面颈部选穴12 (一)百会穴12 (二)四神聪穴12 (三)印堂穴12 (四)哑门穴12 (五)迎香穴13 (六)听宫穴13 (七)素髎穴13 (八)人迎穴13 (九)风池穴13 (十)鼻通穴13 二、颈胸背腰部选穴14 (一)大椎穴14 (二)肩井穴14 (三)肺俞穴14 (四)心俞穴14 (五)肝俞穴14 (六)脾俞穴14 (七)肾俞穴14 (八)八髎穴14 (九)膻中穴15 (十)中极穴15 (十一)会阴穴15 三、四肢选穴15 (一)曲池穴15 (二)尺泽穴15 (三)十宣穴16 (四)少商穴16 (五)委中穴16 (六)阳陵泉穴16 (七)血海穴16 (八)三阴交穴16 (九)太冲穴16 (十)八邪穴17 第六章刺血疗法的临床医案18 一、内科18 (一)发热18 (二)咳嗽19 (三)头痛21 (四)面瘫23 (五)高脂血症25 (六)癫狂症27 (七)心绞痛29 (八)疟疾31 (九)慢性胃炎34 (十)高血压病36 (十一)慢性支气管炎38 (十二)中风39 (十三)脑鸣41 (十四)面肌痉挛43 (十五)假性球麻痹44 (十六)眶上神经痛46 (十七)重症肌无力48 (十八)煤气中毒49 (十九)哮喘51 (二十)晕动病52 (二十一)颈心综合征54 (二十二)溺水55 (二十三)呼吸骤停57 (二十四)中暑58 (二十五)毒蛇咬伤59 (二十六)中风闭证62 二、泌尿外科63 (一)血尿63 (二)淋巴管炎66 (三)急性乳腺炎68 (四)尿潴留69 (五)梦遗70 (六)急性阑尾炎72 (七)胆管蛔虫病74 (八)静脉曲张76 (九)甲沟炎78 (十)腱鞘囊肿79 (十一)毛囊炎81 (十二)指骨骨髓炎82 (十三)褥疮84 (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85 (十五)跟骨骨质增生87 (十六)血管闭塞性脉管炎88 (十七)急性蜂窝织炎90 (十八)半月板损伤91 (十九)肩周炎93 (二十)慢性前列腺炎94 (二十一)肋软骨炎98 (二十二)跟腱周围炎100 (二十三)落枕101 (二十四)网球肘103 三、皮肤科104 (一)痤疮104 (二)皮肤瘙痒症107 (三)夏季皮炎109 (四)阴囊湿疹111 (五)慢性唇炎112 (六)斑秃114 (七)小腿丹毒116 (八)银屑病117 (九)神经性皮炎119 (十)带状疱疹120 四、五官科122 (一)慢性咽炎122 (二)麦粒肿123 (三)急性结膜炎125 (四)迎风流泪126 (五)翼状胬肉128 (六)口腔溃疡129 (七)甲状腺结节130 (八)扁桃体炎132 (九)鼻出血133 (十)神经性耳聋134 (十一)酒糟鼻136 (十二)颞下颌关节炎137 五、妇科139 (一)痛经139 (二)产后血晕141 (三)滞产142 (四)闭经144 (五)外阴瘙痒146 (六)慢性盆腔炎147 (七)乳腺小叶增生148 六、儿科150 (一)小儿疳积150 (二)小儿腹泻151 (三)小儿咳嗽153 (四)小儿发热154 (五)小儿腮腺炎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