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节 流体力学的任务及发展概况
流体力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随着生产的需要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深化和扩大。20世纪60年代以前,流体力学主要围绕航空、航天、大气、海洋、航运、水利及各种管路系统方面,研究流体运动中的动量传递问题,即局限于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与固体、液体或大气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能源、环境保护、化工和石油等领域中的流体力学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这类问题的特征是尺寸小、速度低,并在流体运动过程中存在传热、传质现象。这样,流体力学除了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以外,还要研究它的传热、传质规律。同样,在固体、液体或气体界面处,不仅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而且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传热、传质规律。
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和流动状态时的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流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种作用在流体上的力���间关系的理论,称为流体静力学;二是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和流动之问关系的理论,称为流体动力学;三是气体处于高速流动状态时,气体运动规律的理论,称为气体动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是将流体流动作为宏观机械运动进行研究,而不是研究流体的微观分子运动,因而在流体动力学部分主要研究流体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转换等基本规律。
流体力学在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能源、化工、环保、机械、建筑(给排水、暖通)等工程技术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都涉及流体力学问题。不同工程技术领域的流体力学问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流动形式:一是有压管流,如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二是绕流,如流体在流体机械中绕过翼型的流动;三是射流,如流体从孔口或管嘴喷出的流动。流体力学就是要具体研究流体流动形式中的速度分布、压强分布、能量损失,以及流体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要研究流体平衡的条件。
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的斗争中,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与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其发展既依赖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又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