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间清醒:鲁迅作品精选集。精选鲁迅87篇作品,篇篇人间清醒。我们与百年前的国人,同读鲁迅!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间清醒:鲁迅作品精选集。精选鲁迅87篇作品,篇篇人间清醒。我们与百年前的国人,同读鲁迅!

  • 作者:鲁迅 著,鲤伴出品,有容书邦 发行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516831748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页数:305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散文精选篇目,共87篇,它们记录了一百年前鲁迅先生的所闻所想,句句深刻,篇篇清醒,刻画着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在今天,鲁迅的文字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鲁迅的思想依然没有过时,他在百年前觉醒,也是百年后的人间清醒。
    文章节选
    《小杂感》
    蜜蜂的刺,一用即丧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他们就是如此不同。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 要上战场,莫如做军医;要革命,莫如走后方;要杀人,莫如做刽子手。既英雄,又稳当。 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为合宜。 世间大抵只知道指挥刀所以指挥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挥文人。 又是演讲录,又是演讲录。
    但可惜都没有讲明他何以和先前大两样了;也没有讲明他演讲时,自己是否真相信自己的话。 阔的聪明人种种譬如昨日死。
    不阔的傻子种种实在昨日死。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大抵如是。大抵! 他们之所谓复古,是回到他们所记得的若干年前,并非虞夏商周。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防被欺。
    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恐怕有**总要不准穿破布衫,否则便是共产党。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
    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
    创作总根于爱。
    杨朱无书。
    创作虽说抒写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
    创作是有社会性的。
    但有时只要有一个人看便满足:好友,爱人。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要自杀的人,也会怕大海的汪洋,怕夏天死尸的易烂。
    但遇到澄静的清池,凉爽的秋夜,他往往也自杀了。 凡为当局所“诛”者皆有“罪”。 刘邦除秦苛暴,“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而后来仍有族诛,仍禁挟书,还是秦法。
    法三章者,话一句耳。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
    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九月二十四日。
    目录
    • 我之节烈观 / 001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009 • 未有天才之前 / 019 •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 022 • 春末闲谈 / 026 • 灯下漫笔 / 030 • 杂忆 / 036 • 论“他妈的!” / 042 • 论睁了眼看 / 046 • 随感录二十五 / 050 • 随感录三十九 / 052 • 随感录四十一 / 054 • 随感录四十九 / 056 • 随感录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 058 • 随感录五十八 人心很古 / 059 • 随感录五十九 “圣武” / 061 • 随感录六十一 不满 / 064 • 《呐喊》自序 / 066 • 狂人日记 / 071 • 药 / 081 • 故乡 / 089 • 《野草》题辞 / 098 • 希望 / 100 •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102 • 战士和苍蝇 / 104 • 杂感 / 105 • 北京通信 / 107 • “碰壁”之后 / 110 • 并非闲话 / 115 • 并非闲话(二) / 119 • 这个与那个 / 122 • 学界的三魂 / 128 • 无花的蔷薇 / 131 • 无花的蔷薇之二 / 136 • “死地” / 140 • 记念刘和珍君 / 142 • 空谈 / 147 • 读书杂谈 /150 • “公理”之所在 / 155 • 可恶罪 / 157 • 小杂感 / 158 • 谈所谓“大内档案” / 161 • 无声的中国 / 167 • “醉眼”中的朦胧 / 172 • 革命咖啡店 / 177 • 书籍和财色 /179 • 习惯与改革 / 181 • 上海文艺之一瞥 / 183 • 以脚报国 / 193 • 宣传与做戏 / 195 • 我们不再受骗了 / 197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199 •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 208 • 谈金圣叹 / 211 • 经验 / 213 • 谚语 / 215 • 上海的儿童 / 217 • 偶成 / 219 • 漫与 / 221 • 谣言世家 / 224 • 世故三昧 / 226 •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 229 • 观斗 / 231 • 文学上的折扣 / 233 • 中国人的生命圈 / 235 • 不负责任的坦克车 / 237 • 夜颂 / 239 • 我谈“堕民” / 241 • 中国的奇想 / 243 • 踢 / 245 • “中国文坛的悲观” / 247 • 拿来主义 / 249 • 中国语文的新生 / 251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253 • 病后杂谈 / 255 • 隐士 / 265 •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 267 • 论“人言可畏” / 272 • 几乎无事的悲剧 / 275 • 论毛笔之类 / 277 • 我要骗人 / 279 • 半夏小集 / 283 • “立此存照”(三) / 287 • 老调子已经唱完 / 291 • 今春的两种感想 / 297 •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 / 300 •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三月卅一日 / 30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