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集为整部电视剧的开篇,叙述了贾府外的另一场小荣枯,甄士隐的优裕生活毁于一场大火,而膝下的女儿也因下人失责,被人贩子拐走。甄士隐的生活一下子进入了下世光景。而在他的资助下,贾雨村走上了仕途,平步青云。一次惊鸿一瞥,让贾雨村与甄士隐的丫鬟娇杏有了后话。娇杏的人生从此改写。命运的偶然如黄粱大梦,正映照着另一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1 荒郊野外(初秋)
荒冢累累,白杨萧萧。
一个疯癫落拓、麻屣鹑衣的跛足道人远远走来,口中哼着:
世人都晓**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2 姑苏阊门外十里街
热闹的市廛喧嚣声中,各色轿马、人群熙来攘往。
跛足道人从人群中走过,口中哼着:
世人都晓**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字幕(叠) 1
序集
3 十里街·仁清巷
挑担挎篮的男妇老幼在狭窄的巷内往来。
离巷口不远处,一个小巧的门楼,门楼一侧一块青石上刻着两个隶字:甄宅。
4 甄家院中
蕉叶冉冉,花木扶疏,石青水碧,雅致清幽。儒雅文静的乡绅甄士隐在指点着家人编花修竹。
士隐背后传来一个女孩甜美清脆的笑声。
士隐回头。奶娘抱着的英莲张着小手向士隐扑过来,她的颈上挂着的一个紫色玉制的菱形饰物不停地晃动着。士隐亲亲热热地把爱女抱过来,把她已经戴斜了的玉饰小心地正了正。
正房里走出士隐的夫人封氏,后面跟着丫鬟娇杏。
娇杏走过来要抱英莲,英莲撒娇地躲开。
封氏看着丈夫和女儿亲热的情景,欣慰地笑着。
英莲伸着小手向街上指,封氏亦向士隐示意。士隐会意地微笑点头,抱着爱女向街上走去。
5 仁清巷
士隐抱着英莲从门内走出来。
霍起从门内跟出来,追上士隐要抱英莲,士隐摆了摆手,霍起只好随后跟着。
士隐从隔壁葫芦庙门口经过。门外井台上一个小沙弥正在打水,看见士隐,连忙合十致敬:“甄老爷。”
士隐谦和地微笑着点头。
窄巷内的过往行人见士隐走过来,齐向一侧让路,并纷纷恭敬地打招呼:“甄老爷”,“甄老爷”。
士隐向让路的乡邻一一谦和地点头致意。
6 十里街
士隐抱着英莲来到街上,满眼是扰扰攘攘的人群,满耳是杂乱喧闹的市声。
士隐抱着英莲向前走,英莲左顾右盼。
一个卖汤团的小贩吆喝一声,英莲转过头去……
一个卖估衣的人拉住一个行人指天誓日地讲价钱……
一个盐商模样的富人坐着一顶亮轿顾盼自得地经过……
一个端着破碗的乞丐被一家店铺的伙计推出来……
远远传来歌声:
世人都晓**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
士隐转头看去。
跛足道人哼唱着走过……
突然,士隐父女的眼光被一阵热闹的喧嚷声吸引过去。原来是一个和尚高高地坐在一个临时用桌凳搭起的法台上,左手做合十状,右手托着一个铜钵。台下男妇老幼纷纷把一枚枚铜钱向和尚托着的钵中抛去,抛中者欢呼雀跃,抛不中者摇头惋惜……
士隐抱着英莲走过来,人们客气地为他让开一条路。
士隐从怀中摸出两枚铜钱放到英莲手中,人们极有兴致地看着这父女俩。
英莲向上抛出枚铜钱,“噗”的一声掉在地下尘土中。
人群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英莲抛出第二枚铜钱,“当”的一声碰在桌子上。
人群中又是一阵开心的哄笑。
士隐笑着从怀里摸出一块银子放在桌上,抱着英莲挤出人群。
街旁是一家当铺,当铺门前摆着一个卦摊儿,挑着一副对联:“男求家财旺运,女求儿女双全”;横批是“诸葛神课”,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在虔诚地抽签算命……
一个敝巾旧服的年轻儒生迎面走来,手里握着几张卷起的字幅和斗方。
士隐抱着女儿迎上:“雨村先生!”
霍起连忙从士隐怀里接过英莲。
贾雨村见是甄士隐,连忙微笑着拱手:“甄老先生,难得今天好兴致出来走走。”
士隐接过字幅看着,频频点头:“好字,好字!以先生的才学,困顿至今,实在可惜,可惜!”
雨村长吁一口气,摇摇头,微微一笑,仔细端详一阵英莲,又摸了摸英莲的饰物,向士隐夸道:“女公子生得如此体面,这眉心还长了一粒胭脂痣,更是福相,他年必定是富贵荣华中之人了。”说罢朗声一笑。
士隐笑笑:“先生如无他事,可否请到小斋一谈?”
雨村:“老先生厚爱,晚生从命。”
士隐同雨村携手谈笑着向仁清巷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