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财政与金融(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财政与金融(第2版)

  • 作者:赵立华、张淑华、周宇、孙晓芳、尤佳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88917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财政与金融(第2版)》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理论、公债、财政政策、财政预算管理、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政策、信用与利息、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保险业务、宏观调控。每章均包括学习目标、引导案例、正文、阅读资料、案例、本章小结、课后习题等模块。 《财政与金融(第2版)》将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案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语言简明通俗、内容丰富实用的特点。《财政与金融(第2版)》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从业人员及对经济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读物。
    目录
    章 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1 节 财政概述 3 一、财政的含义 3 二、财政的产生 4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 5 第二节 公共产品 8 一、公共产品的含义 8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9 三、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 10 四、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10 第三节 财政职能 12 一、财政职能的发展 12 二、财政职能的概括 12 三、财政职能的分类 13 本章小结 15 课后习题 16 第二章 财政支出 17 节 财政支出概述 19 一、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19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及意义 20 三、财政支出的原则 21 四、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 24 五、财政支出的结构及效益 24 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25 一、行政管理支出 25 二、国防支出 26 三、社会文教支出 27 四、政府基本建设投资 28 五、政府对农业的投资 29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31 一、社会保障支出 31 二、财政补贴 35 本章小结 36 课后习题 36 第三章 财政收入 39 节 财政收入概述 40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40 二、财政收入的形态 40 三、财政收入的依据 41 四、财政收入的分类 41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43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衡量 指标 43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44 三、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分析 46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 48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 48 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类 48 本章小结 49 课后习题 50 第四章 税收理论 53 节 税收概论 56 一、税收概述 56 二、税收的特征 57 三、税收的职能 57 四、税收的分类 58 五、税收的原则 60 第二节 税收制度 63 一、税收制度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63 二、税制要素 64 第三节 税收负担 67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67 二、税收负担的分类 67 三、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 68 四、宏观税收负担指标 69 五、合理的税负水平 70 六、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71 第四节 商品税(流转税) 75 一、商品税概述 75 二、增值税 77 三、消费税 79 第五节 所得税 81 一、所得税概述 81 二、企业所得税 83 三、个人所得税 85 四、社会保障税 91 第六节 资源税与财产税 92 一、资源税 92 二、财产税 92 本章小结 95 课后习题 95 第五章 公债 97 节 公债概述 98 一、公债的含义 98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99 三、公债的分类 100 第二节 公债与财政 101 一、公债与财政收入 101 二、公债与财政支出 102 三、公债与财政赤字 103 第三节 公债规模 103 一、公债的承受能力 104 二、公债的偿付能力 105 三、公债的发行与管理 105 本章小结 111 课后习题 111 第六章 财政政策 113 节 财政政策概述 115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115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115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目标及工具 117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117 二、财政政策工具及其作用途径 120 三、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意义 121 第三节 财政政策实践 122 一、从紧的财政政策(1993— 1997) 122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 2004) 123 三、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2008年 年初) 124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 以来) 125 本章小结 130 课后习题 130 第七章 财政预算管理 133 节 财政预算的含义及演变 134 一、财政预算的含义 134 二、财政预算的组成 135 三、财政预算的形式 135 四、财政预算的原则 138 第二节 政府预算程序 139 一、政府预算编制 139 二、预算编制的内容 140 三、部门预算编制流程 140 四、政府预算的执行 141 五、政府决算 142 第三节 预算管理改革 142 一、部门预算改革 143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144 三、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 改革 145 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145 五、分税制改革及完善对策 147 本章小结 151 课后习题 152 第八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55 节 货币 156 一、货币的产生 156 二、货币的本质 158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158 四、货币层次的划分 164 五、货币的职能 166 第二节 货币制度 169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170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70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174 四、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178 本章小结 179 课后习题 180 第九章 货币政策 181 节 货币政策目标 182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 182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分类 183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186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87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89 第三节 货币政策实践 190 一、转型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变革(1998—2002) 190 二、继续稳健实施的货币政策(2002—2013) 192 三、2014年至今货币政策走向 194 本章小结 198 课后习题 198 第十章 信用与利息 199 节 信用概述 200 一、信用的含义 200 二、信用的产生 201 三、信用的发展 201 第二节 信用形式 202 一、商业信用 202 二、银行信用 202 三、**信用 202 四、消费信用 203 第三节 利息与利息率 204 一、利息的定义 204 二、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204 三、利率的种类 206 四、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207 第四节 信用工具 208 一、短期信用工具 208 二、长期信用工具 210 本章小结 214 课后习题 214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 217 节 商业银行概述 218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18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220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 222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26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226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31 三、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233 本章小结 240 课后习题 241 第十二章 金融市场 243 节 金融市场概述 244 一、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244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246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248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250 第二节 货币市场 251 一、货币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251 二、货币市场的主要类型 251 第三节 资本市场 255 一、资本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255 二、资本市场的内容 255 本章小结 265 课后习题 265 第十三章 国际金融 269 节 外汇与汇率 270 一、外汇 270 二、汇率 271 第二节 国际结算 273 一、国际结算的含义及分类 273 二、业务分类 274 三、支付工具 275 四、基本方式 276 第三节 国际收支 277 一、国际收支概述 277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278 本章小结 281 课后习题 282 第十四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83 节 通货膨胀概述及治理 286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特点 286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287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288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290 五、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292 第二节 通货紧缩概述及治理 294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294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295 三、通货紧缩的类型 296 四、通货紧缩的效应 297 五、通货紧缩的治理 297 本章小结 298 课后习题 298 第十五章 保险业务 301 节 保险概述 302 一、保险的含义 302 二、保险的要素 303 三、保险的特征 305 第二节 保险合同 306 一、保险合同的含义 306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306 三、保险合同的主体 307 四、保险合同的客体 310 五、保险合同的内容 311 六、保险合同的形式 313 七、保险合同的履行 314 第三节 我国开办的主要险种 317 一、财产保险 317 二、人身保险 318 本章小结 319 课后习题 319 第十六章 宏观调控 321 节 宏观调控概述 323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起源 及原因 323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及意义 324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325 四、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 326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26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 必要性 326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 可能性 328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 模式 328 第三节 中国的宏观调控 330 本章小结 339 课后习题 339 参考文献 34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