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成事有道:湖湘家训里的精进法则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成事有道:湖湘家训里的精进法则

  • 作者:张四连
  • 出版社:岳麓书社
  • ISBN:9787553816548
  •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01日
  • 页数:243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53816548
    • 作者
    • 页数
      243
    •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01日
    • 定价
      ¥5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选取周敦颐、张栻、王夫之、陶澍、魏源、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湖湘历代名人的家书、家训,内容涉及修身立德、勤勉治家、精进学问等诸多方面,每篇加以详细注释以疏通文义,并以解读对家书、家训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提炼与阐发,有助于读者汲取湖湘教育智慧,运用到家庭教育和个人品德修养之中。
    文章节选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公认的宋儒理学创始人,**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有《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等作品流传于世。 周敦颐生前名声并不显赫,程颢、程颐二弟子受业其门下,及至受朱熹和宋理宗的大力推崇褒奖,其“上承洙泗,下启洛闽”的理学宗主地位才得以确立。周敦颐为官清正,其学问品行,不外乎“清廉”二字,后来者俱不能及。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周敦颐出仕为官,每到一处都大力兴教办学,大量的湖湘学人深受其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重在劝人向善,以精进德业为教育目的,提出了“改过迁善”“进德修业”“务实”“心泰则无不足”“立诚”等修养身心方面的命题与观念,为后世教育者开辟了新的道路。 《任所寄乡关故旧》这首诗,周敦颐写于永州通判任上。侄儿周仲章前来看望,临别之际,周敦颐写下这首七律与侄儿。此诗道出了周敦颐一生为官不改君子气节、内修圣人之德、谨守清廉品行���立身之道,以此勉励和教育侄儿及家人节制物欲,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任所寄乡关故旧1 老子生来骨性寒2,宦情3不改旧儒酸4。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5 事冗6不知筋力7倦,官清赢得梦魂8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9只一般。 注释 1 任所寄乡关故旧:此句据清代张伯行编辑的《周濂溪先生全集》原注为:“先生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复任永州通判,仲章侄至任归,诗与之云。” 2 骨性寒:犹有傲骨,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晋书·阮裕传》:“吾少无宦情,兼拙于人间。” 4 儒酸: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5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醇香的美酒,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停下手中的酒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于我才合适。香醪,美酒。箸,筷子。 6 事冗:繁忙的事务。 7 筋力:亦作“精力”,犹体力。 8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9 舂陵:古零陵郡,代指周敦颐做官的家乡永州。 解读 生活简朴,节欲以清心 周敦颐积极入世,外修君子德政,悲悯关怀老百姓,内求理想人格的完满,特别注重道德教化。他认为清明的政治是化育百姓的前提。诗的开篇指出,他为官从政鞠躬尽瘁,至老风骨凛然,“迂腐”的书生本色依旧,这不免具有自嘲的意味,但他用意明显,希望将寡欲与拙朴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家族子弟,并通过融入家庭教育,践履于日常生活当中。 诗歌提及自己平时不喜欢喝美酒,厌恶珍馐美味,只要粗茶淡饭的朴实生活便能满足。追求感官享受乃人之常情,但周敦颐安贫乐道,颇享孔颜之乐,似乎是对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节欲思想的贯彻遵循。“厌”“常”二字,都足以表现他不慕**、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这即是从侧面训导侄儿及亲人,做官、治家、修身都应该持身清正并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节欲以清心,奢靡尤不可取。 周敦颐在南昌做知县的时候,有一次得怪病,险些暴毙身亡,**一夜后又活过来了。家人收拾他的“遗物”之时,发现他随身携带的箱子里只有两件破衣服和几本旧书。周敦颐为后世树立的清廉榜样,是儒家美政理想的范本。以善政安民,以清白的操守示人,正是他留给侄儿仲章等家族子弟*好的财富。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意思是说,当亲朋故旧问起“我”的近况,只需告诉他们“我”在“舂陵”跟个普通人一样,没什么不同。此等简单朴实的回复,足见周敦颐的低调谦逊。 生活简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很多人甚至认为节俭不过是件可有可无的“小事”,好逸恶劳、沉迷于物质享受,以致“啃老族”“巨婴”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勤则不匮,俭则不费,“勤俭”二字实成家之本也。勤俭不仅是治家的根本,也应该是新时代青少年的立身之源。
    目录
    周敦颐 001 任所寄乡关故旧 / 003 生活简朴,节欲以清心 拙 赋 / 006 坚守朴拙,求真务实 与仲章侄手帖 / 009 孝亲睦邻,行事举止有度 胡安国 012 与子寅书(节录) / 014 为官以忠信为本且遵守法度 张栻 018 送然侄西归 / 019 缅怀先祖,传承孝道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 022 读书亲仁,以才学兴家 送犹子焕炳序 / 026 躬身实践,德育为先 王夫之 030 示侄孙生蕃 / 032 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示子侄 / 035 志在学先,摆脱庸俗习气 丙寅岁寄弟侄(节选) / 038 家人间互相帮扶,携手共进 李东阳 041 遣儿兆先入学以诗示之 / 043 虚怀若谷,饱读诗书增进学问 杨嗣昌 045 家书(其一) / 046 学会拒绝诱惑,洁身自好 家书(其二) / 049 为官无私坦荡,坚守规矩底线 王文清 052 示儿曹 / 053 在一饭一羹汤里修心养性 李文炤 055 勤训 / 056 以勤为本,学有所成 训子诗解记 / 059 行事端正,提升境界 与儿章达 / 062 约束自我,勿求虚名 陶澍 065 与族人书 / 066 清廉守正,克己自立 中进士后致家族书 / 071 少年英豪,自强自立 魏源 077 读书吟示儿耆(其三) / 078 管理好时间,人生百岁如驹过隙 读书吟示儿耆(其四) / 081 脚踏实地,谨守真朴 读书吟示儿耆(其五) / 084 为人为学,摒弃浮华 贺长龄 086 七言诗一首 / 087 家国责任,与孝道并行 贺熙龄 093 训宜昌府文生 / 094 论读书文本选择的重要性 望家书不至 / 098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胡达源 101 弟子箴言序 / 102 主动学习,不浮不躁 胡林翼 107 致枫弟敏弟仪翼弟 / 108 谨慎节制,担当有为 致枫弟敏弟 / 111 戒**浪费,俭以养德 致敏弟 / 114 至乐无如读书 致枫弟等 / 117 治家和为贵 致保弟等 / 120 表彰先进,凝聚人心 致仪弟 / 124 知行合一须在人事上多磨砺 致叔华侄 / 127 亲近经典,读书须勤 何绍基 131 儿归来篇二十首(节选) / 132 以书为友,淡泊自在 曾国藩 136 谕纪泽(一) / 137 小事不小,用以促学 谕纪泽(二) / 141 做人之道,不外敬、恕二字 谕纪泽纪鸿(一) / 148 读书,在于日积月累寸进之功 谕纪泽纪鸿(二) / 151 “八德”教育,完善人格 谕纪泽纪鸿(三) / 154 家勤则兴,人勤刚健 左宗棠 157 与孝威孝宽(节选) / 159 读书要目到、口到、心到 与孝威(节选) / 167 减少应酬,倍加恭谨 王錱 172 致王开仍 / 173 追求正道,扬善明德 家书 / 178 适应环境,保持乐观 王闿运 182 寄代舆 / 183 待人接物,重在恭敬 彭玉麟 188 谕玉孙 / 189 上以礼对下,礼半而功倍 致弟 / 193 为人笃实 谕子(一) / 196 善言善德,诲人不倦 谕子(二) / 199 审时度势,刚柔并用 郭崑焘 202 论读书五则示儿辈 / 203 读书自有常法,心定循序常省察 论居官十五则示庆藩(节选) / 207 居官之道,在主敬行恕 王之春 212 自警箴 / 213 勿为诡异以沽虚名,勿矜细行以累大德 谭嗣同 215 致李闰(其一) / 216 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 唐才常 218 上父书十六则(其八) / 219 心中有人,心中有我 曾国荃 222 谕纪泽纪鸿侄 / 223 再大的官,也有乡亲父老 复纪泽侄 / 226 以勤为本,看淡得失 熊希龄 229 致寿峰三弟捷三七弟函 / 230 守礼守法,方能自尊自强 韶山毛氏 236 西江月家训 / 237 摒弃浮华,勤俭持家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