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重要 一、高校意识形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的高度重视 二、正视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 三、网络微媒体给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章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相关理论 **节意识形态的解析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二、意识形态的特点 三、意识形态的分类 第二节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解析 一、认同的内涵 二、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界定 三、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容 四、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评判标准 五、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意识形态认同**的相关理论梳理 一、意识形态相关理论 二、认同相关理论 第二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历史回顾 **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历史 一、探索起步阶段(1949—1956)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7—1965) 三、遭遇重大挫折阶段(1966—1976) 四、反思改进阶段(1977—1989) 五、全面发展阶段(1990—2011) 六、巩固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 二、确保党���终掌握对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坚持求真务实开展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 五、不断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第三章网络“微”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特点 **节网络“微”时代的解析 一、网络“微”时代的内涵 二、网络“微”时代的特点 三、网络微媒体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网络“微”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特点 ―、信号与噪声共存 二、虚拟与现实并显 三、自由与责任并存 四、单向与互动并行 五、传播碎片化与立体化同显 第四章网络“微”时代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时代境遇 **节网络微媒体给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带来的机遇 一、开辟了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中传播的新通道 二、有利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 三、为高校学生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便利 四、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赢得高校舆论论争主导权 五、有助于丰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六、有利于消减西方意识形态话语在高校的影响 第二节网络微媒体给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带来的挑战 一、加大了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管控难度 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者在高校学生心中的权威 三、加剧西方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侵扰 四、成为境外反动势力进行校园宗教渗透的重要渠道 五、影响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 六、削弱了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七、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中的传统传播模式 第三节网络微媒体影响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提供负面信息分散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 二、通过传播负面言论损害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权威 三、通过隐秘方式侵扰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 四、通过汇聚“组织化”网络敌对力量拉拢高校学生 五、通过提供议题吸引高校学生参与意识形态论争 第五章巩固网络“微”时代我国高校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对策 **节把握工作原则,遵循工作规律 一、坚持握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借鉴经验相结合 二、坚持内容为本与形式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相统一 四、坚持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第二节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一、实现党对网络“微”时代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实现党对网络“微”时代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三、实现党对网络“微”时代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第三节优化工作主体,提升化解风险能力 一、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 第四节丰富工作渠道,发挥微媒体作用 一、加强思政课微课开发运用 二、积极打造高校官方微信品牌 三、加强高校官方微博建设 四、妥善开展校园微公益活动 第五节优化工作环境,强化监管引导 一、完善网络微媒体信息查处制度 二、加强立法执法工作 三、引导学生参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四、加强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 第六节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微”话语体系 一、选用适合高校学生的微话语 二、采用适合高校学生的话语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