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新高考一图通:高中物理考点思维导图(张鹏生:培养家族子女6人考上北大!)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新高考一图通:高中物理考点思维导图(张鹏生:培养家族子女6人考上北大!)

  • 作者:张鹏生,陈瑞云;中青文 出品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69075
  •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 页数:176
  • 定价:¥99.9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及以后出版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为依据编写的。 高中物理全套教材共有6册,分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3册,共13章60节;选择性必修部分3册,共14章65节。按照每单元1张或数张、每节1张或数张思维导图编写而成。 本书的每一张思维导图都是根据教育 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按照教材结构,结合历年考试大纲要求,经过精心梳理编制而成的。 本书旨在帮助普通高中同学们更好地学好物理,特别是在高考备考时更好地梳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目录
    前 言 部分 必修一 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 1.2 时间 位移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4 自由落体运动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 重力与弹力 3.2 摩擦力 3.3 牛顿第三定律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3.5 共点力的平衡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4.1 牛顿定律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3 牛顿第二定律 4.4 力学单位制 4.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4.6 超重和失重 第二部分 必修二 第五章 抛体运动 5.1 曲线运动 5.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5.4 抛体运动的规律 第六章 圆周运动 6.1 圆周运动 6.2 向心力 6.3 向心加速度 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7.1 行星的运动 7.2 万有引力定律 7.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7.4 宇宙航行 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8.1 功与功率 8.2 重力势能 8.3 动能和动能定理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8.5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三部分 必修三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9.1 电荷 9.2 库仑定律 9.3 电场 电场强度 9.4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10.1 电势能和电势 10.2 电势差 10.3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0.4 电容器的电容 10.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11.1 电源和电流 11.2 导体的电阻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1.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12.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12.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2.3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1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 13.1 磁场 磁感线 13.2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13.3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13.5 能量量子化 第四部分 选择性必修一 章 动量守恒定律 1.1 动量 1.2 动量定理 1.3 动量守恒定律 1.4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5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6 反冲现象 火箭 第二章 机械振动 2.1 简谐运动 2.2 简谐运动的描述 2.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2.4 单摆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2.6 受迫振动 共振 第三章 机械波 3.1 波的形成 3.2 波的描述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3.4 波的干涉 3.5 多普勒效应 第四章 光 4.1 光的折射 4.2 全反射 4.3 光的干涉 4.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4.5 光的衍射 4.6 光的偏振 激光 第五部分 选择性必修二 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1.1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1.2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1.3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4 质谱仪与回旋加速器 第二章 电磁感应 2.1 楞次定律 2.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3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2.4 互感和自感 第三章 交变电流 3.1 交变电流 3.2 交变电流的描述 3.3 变压器 3.4 电能的输送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4.1 电磁振荡 4.2 电磁场与电磁波 4.3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4.4 电磁波谱 第五章 传感器 5.1 认识传感器 5.2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5.3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第六部分 选择性必修三 章 分子动理论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2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1.3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1.4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2.1 温度和温标 2.2 气体的等温变化 2.3 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 2.4 固体 2.5 液体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3.2 热力学定律 3.3 能量守恒定律 3.4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4.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4.2 光电效应 4.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4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 4.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第五章 原子核 5.1 原子核的组成 5.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5.3 核力与结合能 5.4 核裂变与核聚变 5.5 “基本”粒子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