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西方扭曲理论研究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对开放效益的影响。尽管扭曲理论源于对一般市场经济的分析,但对于分析发展中**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激励型外资与外贸政策所导致的各类扭曲同样具有适用性。所不同的是,像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除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各类扭曲之外,还存在着更广泛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体制性扭曲,并且体制性扭曲成为导致政策引致性扭曲的重要根源。因此,发展中**不仅要在微观层次上消除经济中的各类扭曲,而且还要以西方扭曲理论所未有的角度(例如体制转轨的视角)探索中观与宏观领域的各类扭曲现象及其矫正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在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例如通过政策优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大力引进外资从而消除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短缺的瓶颈,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同时,政策引致性扭曲在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障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地区竞争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而且创造出多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如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等),其制度创新机制在路径上与熊彼特式制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