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我很高兴有机会将本书介绍给中国读者。《美国史:理想与现实》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的通史性著作,故事从欧洲人*早对新大陆的探险和征服开始,一直讲述到 21 世纪初期,它的**主题是不断变化的美国自由的内容与形式。 如同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曾经观察到的,历史“所关切的不仅仅只是过去,甚至并不主要是过去。恰恰相反,历史的伟大力量来自于我们始终怀揣着它这一事实……即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之中,历史的身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如鲍德温写道的,在我们的世界里,历史的力量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堆积,也不是一些不能被挑战的历史解读,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一代人都会重新书写历史,学者之间也会针对历史解释的基本问题而意见相左。这一切都是正常而自然的。 《美国史:理想与现实》提供的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事实的叙事,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历史解释。它所强调的事件、个人和主题,在我看来,都是美国历史上*为重要的。它希望同时关注那些声名显赫的**人物和平凡普通的美国人的经历,并关注那些构成美国社会的不同群体的历史经历。 将这部叙事连贯起来的是自由这一主题。美国人当然不是地球上**的热爱自由的人民。在20世纪,我们见证了发生在世界上不同**的争取自由的斗争。然而,正是因为自由的思想在美国生活中占据了极为**的位置,如果不了解自由在美国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我们便无法懂得美国社会。 关注自由概念本身拥有的相互冲突的定义,关注不同群体如何为争取自己所理解的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是一种将美国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的方式。在美国的政治语言中,“自由”是一个核心词。自由并非只有一种亘古永恒的表现形式,它的定义也不是单一的或固定不变的。事实上,美国历史的相当一部分就是一个围绕自由而展开辩论、表示异议和进行斗争的故事。例如美国革命、美国内战和冷战等危机**性地改变了自由的思想。不同群体为享有更大的自由而提出的要求也同样改变了美国自由的内涵。自由的内涵不光是通过国会辩论和政治学说来建构的,而同时也是通过发生在种植园内、罢工纠察线上、普通人家的客厅里甚至卧室中的事件得以建构的。对一些美国人来说,自由一直是一种被学者所称的“心灵习性”,一种人们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却很少去分析和研究的理想状态。然而,对于另外一些美国人来说,自由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是一种相距甚远但能激发他们为之做出极大牺牲来争取的目标。 在关于谁有权享有自由赋予的恩惠的问题上,美国人一直存有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自由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其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美国曾剥夺了许多本国公民的自由。非白人群体极少享有过白人所享有的通向自由的通道。女性也没有享有过与男性同等的自由。同理,通过少数种族、妇女和其他群体为争取更大自由所做出的努力,美国自由的内容和经验得以深化和转化,自由的观念也因此延伸到新的领域之中。 但美国历史不是一部从自由走向更大自由的光荣史诗。正如废奴主义者托马斯·温特沃斯·希金森在美国内战后指出的,“革命也有可能开倒车”。自由可以通过争取而获得,但也可能遭到剥夺。在今天,如同以往一样,自由的代价是保持**的警惕。 本书的修订版加入了关于宗教在美国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与美国自由的联系的深入讨论。当今,美国宗教史研究已经成为美国历史写作中一个富有活力的分支领域,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时代出现了很多关于政府与宗教的关系、关于宗教自由的界定的辩论。读者可在全书中发现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新材料,从对清教新英格兰时代的政教关系的延伸讨论,到一个新加入的章节,我在其中讨论了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义袭击如何引发了关于伊斯兰教在美国生活中的角色的深层争议。直到今天,这场辩论仍然在美国继续进行。 在21世纪初,自由继续在美国政治与社会生活和美国思想中占据**位置。我希望这个读本能够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清楚的、关于美国历史以及它的核心主题——自由——的叙事。如同美国生活一样,美国自由将继续是多样性的、不断受到质疑的,并不断变化的。也许,本书能够帮助激发起一场关于自由的界定以及自由的未来的国际讨论。我相信这样的讨论必将使中美两国人民都能从中受益。 埃里克·方纳 201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