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些学生被认为是“超常发挥”。这些学生平时成 绩徘徊在十名左右,可高考时却名列前茅;而另一些学生则“发挥失常”, 他们平时成绩总是数一数二,高考却考得不理想,甚至沦为落榜生。这主要 与考生的心理素质有关。因为高考不仅是一场智力竞赛,也是考生心理素质 的测试和角逐,考前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考生能力的发挥。 “超常发挥”的学生平时学习努力,基础扎实,但他们没有来自家长和 老师的过高期望所带来的压力,心态平和,所以能以愉悦的心理状态轻装上 阵,*终考出“超常成绩”;而“发挥失常”的学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好、 众人期望高、心理压力很大,考前心理过于紧张,影响了正常���维,成绩受 到影响,致使“发挥失常”。 因此,如何消除考前紧张、焦虑的情绪,调整良好的状态,就成为高三 学生非常重要的心理调适内容。 **节 高考前的心理调适 一、心态调整 (一)合理期待,调整动机 凡事适度,对于高考焦虑也一样。对自己自信心不足会增加焦虑,但不 切实际高估自己,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会引发焦虑。因此,高考时要降低心 理预期目标,设定合理的期望。个别考生过于争强好胜,过于看重分数、名 次,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肯定,非常害怕失败,因而无视自身条件003 **章 考生的心理调适 和现实状况,设置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这样只能让自己紧张、焦虑。 距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 因此要客观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在班上大概是一个什么名次和分数段,能考 上哪一类大学。我们不要老想着考上**大学。这会给自己太大压力,产生 焦虑。解决焦虑*佳的方案,就是我们做*坏的打算。如果考试失误,没考 上大学,怎么办?有条件就复读一年;如果对读书兴趣不大,就读技校或是 先工作。工作后也可以读大学,读书的途径很多。 (二)降低动机的强度,淡化高考的重要性 动机越强,压力就越大。因此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动机。高考只是人生中 的一个阶段,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化地认为,高考只能成功不能失 败,要建立即使高考落榜也不代表人生失败;即使考上**大学,也不代表 就是人生成功的观念。 高考主要考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要成 功,要有多方面的能力,如人际相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等。心理学研究 证明,获得事业成功的往往不是考试前几名的学生,而是前十名左右的学 生。他们虽然学习不是*好,但在人际关系等其他方面综合来讲却很好,因 此,好成绩和成功并不画等号。 即使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工作后也有读书的机会,高考不是人生学习的 终点。不要把一次高考和终生前途相联系,不要以为高考就是一锤定终身、 一劳永逸的事。一次高考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三)学会减压,避免自负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中等强度的压力*有利于学习。压力过大或缺乏都 影响学习效果,并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绷得过紧的弦有断裂的危险,压 力过大可能导致心理崩溃。考试焦虑和学习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的关 系。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考试的正常发挥。过度的 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发挥,同时危害心理健康,导致情绪不稳定,自信 心下降,影响身体健康,出现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胃溃疡、高 血压等疾病发生,降低身体的免疫机能。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