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中国古代史学认识中的实录思想
就中国古代历史认识而言,强调历史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注重历史记载的客观与真实,以及注意认识过程的客观表述是其基本特征。正是这种注重历史记载的客观与真实,使中国古代史学较早就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也为中国史学独立于世界史学之林并常常领先于世界史学创造了前提条件。
中国古代史学,从先秦史学的书法不隐、两汉史学的秉笔直书、唐代刘知几的史学评论,历经宋代郑樵和朱熹的历史认识论,直至清代的考据史学,可以大致描述为如实记载是基本要义、秉笔直书是治史态度、客观真实是不懈追求的发展历程。因此,把中国古代史学的科学思想界定在“实录”这一历��认识层面,以实录为主线考察中国古代史学的科学思想及其求真历程,可以基本概括中国古代史学的科学性。
**节 先秦史学“书法不隐”的客观性
对于史学产生初期的先秦史学来说,史实是否真实,当是首要之责。其时的史学记载能否达到“真”,*基础的根基在于记载历史事实的条件是否具备。从史学产生的条件看,文字和历法是历史记载的两个重要条件,有了文字,才有记载历史的工具;有了历法,才能具体表达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这两个重要条件是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只是人们不太注意其对历史认识之“真”的作用。这两个重要条件在商代已经有了,于是,商之前夏的历史是不明确的,商才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20多年来郭金彬教授在中国科技思想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斐然,他的《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1991年)和《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1993年)二书相互辉映,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近年来他在厦门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与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徐梦秋教授合作,组织编写《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现在这套丛书的**批书稿即将付印,真是可喜可贺。从已有的书稿内容来看,我觉得这套丛书的问世,将会把中国科技思想史的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郭金彬、孔国平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詹石窗著)、《中国技术思想史论》(王前著)、《中国现代科学思潮》(李醒民著)、《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周昌忠著)、《管子的科技思想》(乐爱国著)、《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技》(刘兵著)……从这些书名和作者就可以窥见这套丛书的阵容和水平了。这批作者都是对他们所写的专题深有钻研的专家,而且题目分布面很广,几乎涵盖了中国科技思想史的方方面面。
198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我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展中国科技思想史研究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