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科学发展文献出版社
QQ咨询:
有路璐璐:

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科学发展文献出版社

  • 作者:高中华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801902160
  •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01日
  • 页数:350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环境问题是我们时代面临的现实的、紧迫的**课题。本书以环境问题的提出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范式考察环境问题的成因,*终落脚点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重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环境问题貌似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结果,其背后根源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观念问题相互作用的产物。就现实层面分析,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发展观、尤其是工业化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下人们所从事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从社会关系方面透视,环境问题是社会异化、人的异化、劳动异化在自然界的映射;以理论角度反思,环境问题是在机械世界观和文化观指导下,建立在工业文明体制基础之卜的人类主体**过度扩张与膨胀的结果。每当处于危机时刻,人们都会面临着重大的抉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消解环境危机共同采取的发展战略态势。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重建主客体关系,协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意识,提倡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变革社会关系,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将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抉择。总之,面对濒临失衡的地球,选择在我们手中。
    本书在理论上阐发的主要观点是:
    **,把环境问题看成是“世界复合体
    目录
    中文提要
    SUMMARY
    前言
    **章 环境问题的提出:由边缘走向**
    **节 环境问题——世纪全球面临的**���题
    一 环境成了“问题”
    二 研究环境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环境问题思考的着眼点
    一 环境问题的浅层分析
    二 环境问题深层思考的意含——运用“系统”范式反思环境问题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根源分析:经济、思想和社会根源探讨
    **节 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工业化发展观的“负面效应”
    一 工业化发展观利弊分析
    二 经济的“外部性”与生态系统有限自净能力的矛盾
    三 生态危机:对经济理论的质疑
    四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膨胀的矛盾
    第二节 观念层面: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
    一 理论反思:机械世界观和文化观的支配
    二 观念透视:“控制自然”的效应与实质
    ——兼评莱斯《自然的控制》
    第三节 交往层面: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 唯物史观对自然“异化”根源的揭示
    二 评“资本的逻辑”与“生活的逻辑”的冲突与对立
    第三章 环境问题的实质:现代文明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尖锐冲突
    **节 现代文明的技术内涵: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
    一 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的技术渗透
    二 人工自然和技术圈的兴起与生态系统的矛盾
    三 科学技术在技术化社会中的“双刃剑”效应
    四 生态危机的技术内涵:技术危机及其评析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实质: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的
    尖锐冲突
    一 从文明的兴衰史看文明与生态系统的冲突 ——兼评《表土与人类文明》
    二 工业文明的反生态系统性
    第三节 有关文明“异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 文明——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二 现代文明“盛”“衰”的启示
    三 评现代文明是一种“机能失调”的文明
    四 析文明的“客观病”和“主观病”问题
    五 对“增长”、“发展”与“进步”等观念的质疑
    六 文明的新模式与文明的新阶段
    ——评邱耕田先生的“生态文明”和黄明理先生的“智业文明”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兴起与反思
    一 新文明即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
    二 有关对生态文明研究的几个相关问题
    三 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四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探索
    第四章 环境问题与人的价值观:对所谓“人类**”困境的辨析
    ……
    第五章 环境问题的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六章 儒家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文以环境问题的提出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范式考察环境问题的成因,*终落脚点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重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环境问题看成是“世界复合体”问题;第二,明确提出作为深层哲学价值观念和实践态度的新人类**论;第三,阐明儒家中和思想对于匡正时弊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作用与启迪。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