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我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代表团成员,在宋健团长领导下,出席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国际自控联第八届世界大会,**次接触到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科技成果,特别是在会上放映的种类繁多的机器人的电影。会后又跟随宋健同志参观访问了日本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触动很大。回国后,首先应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的邀请,作了场《自动化发展情况》的报告。当时我也邀请福州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组主任雷德森副教授出席我的报告会,他对我的报告很感兴趣。会后我们开始合作写些论文,在《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参考》等报刊上发表,也在**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两次。
1983年7月,我出席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届辩识与控制国际会议。1984年7月,出席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自控联第九届世界大会,1989年11月出席在美国费城举行的IEEE工业电子学国际会议。这四次国际会议,使我有机会跟国际上**的自动化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并且每��都利用出国机会去看*新的科技成果,深感人类社会确已进入自动化社会,而不是现在人们流传的信息社会。但是感觉不一定就是真理,真理需要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支持。经过五年时间的探索,形成两篇论文:“时代的特征信息”和“信息与它的载体”。分别发表在《科普创作》和《工程师论坛》两本杂志上,形成了自动化时代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