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40.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6.00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15.20
页数:281
游顺钊决心在法国开拓聋人手语的研究,原因之一,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奥秘和起源(包括语言的起源)很好奇。当然,事实上并不主要是兴趣、爱好的问题,他对当时语言学界的研究情况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涉及许多方面和众多领域的复杂的社会、生理现象,然而历来的语言研究,过分偏重听觉方面,只顾舌头和耳朵,忽略了视觉方面,不顾眼睛和双手。他觉得这种偏颇给语言研究的深入造成了障碍。有个问题常引起他思考:聋人历来用手势表达和交际,然而为什么很少有人对他们的表达系统发生兴趣呢?不少人对聋人及他们的表达系统缺乏了解,甚至有误解。他所经历的一件趣事,似乎很能说明问题:1972年他第一次到北京时,有一天提出希望去聋人学校访问的想法,一位军宣队负责人间他:“你是研究语言的,为什么去找没有语言的人呢?”对他访问的动机似乎颇有怀疑。岂知他正是希望把无声的语言与有声的语言沟通起来,发掘手语材料以促进和更新语言理论的研究。正因为这样,他决定独辟蹊径,全力投入手语的研究。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多年的调研,他的看法渐趋成熟,遂于1983年正式提出了视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所谓“视觉语言学”,是指着眼于视觉方面,从时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