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共有图书:1373 项。
定价:¥5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3.20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
旧书VIP用户价:¥22.04
页数:311
本书由北京大商所期货与期权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选取2017-2018年间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汇编而成,包括宏观篇、产业篇和金融篇三部分,共计收录研究文稿16篇。在宏观篇中,既有《期货市场与宏观经济实证研究》等与经济发展历程结合的论证分析,也有《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的国际比较》等衍生品市场机制和发展研究。在产业篇中,既有《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品工具情况研究》等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功能发挥情况的分析,也有《玉米开展基差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2006-2008年CBOT农产品基差不收敛的研究和启示》等联系产业实际、对市场现象进行剖析的文章。金融篇中则包括《基于流动性视角的期权结算方式比较研究》、《美国期货市场限仓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境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衍生品市场基础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
新金融评论(2019年第3期) ( ISBN:9787522002613 )
定价:¥40.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6.00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
旧书VIP用户价:¥15.20
页数:131
本书是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经济金融类学术刊物,致力于发表*威、严谨、高标准的政策研究和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学术性和政策性的完美结合。本辑收录了论文8篇,主要内容包括:陈元的《开发性金融的思想、属性与发展》,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课题组的《债务的边界——2019?CF40青年报告》,姜洋的《大力推进商品期货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洪磊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梁红、刘鎏的《中国资产负债表中的“灰犀牛”——地方融资平台的巨额债务》,彭文生的《数字货币如何改变金融生态》,孙明春的《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金融业开放》,张佳佳的《面向未来的多边发展机构改革方向》。本书内容详实,内容主要是对近期各大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可读性强。
保险合同基本问题研究 ( ISBN:9787522001869 )
作/译者:刘清元
定价:¥42.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6.8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15.96
页数:190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领域中的合同纠纷大量发生,其中折射出我国目前保险合同立法不够完善,部分保险合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问题。本书参考国内外保险合同立法的沿革,根据民法的相关基础原理,结合对保险实践的深入思考,通过对保险标的、保险利益、投保人、被保险人等保险合同中基本概念的溯源、分析与解读,对保险合同中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对解决保险立法如何与保险实践发展相衔接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保险合同理论体系的创新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亚洲金融科技发展报告 ( ISBN:9787522001197 )
作/译者:吕明霞
定价:¥7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31.2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29.64
页数:340
本书详细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宏观经济情况、金融科技情况、以及各子行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监管政策,对于想了解亚洲,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的读者而言,是很好的参考用书,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整个亚洲的金融科技概况。
定价:¥42.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6.8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15.96
页数: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是由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形成的系列专著。该系列专著致力于金融安全领域的研究,就金融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展开专题研究,以期对涉及我国金融安全的中的重大及热点问题保持及时、深度的跟踪与分析。本专著已连续三年出版,2019年度共包括五个专题:《僵尸企业金融错配的效应研究》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金融支持研究》 《中国房地产调控的金融安全分析 》 《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金融安全》 《中美贸易冲突及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作/译者:谢庚 徐明
定价:¥5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0.9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19.90
页数:319
本书是由全国股转公司组织编写的,收录了2018年开展的新三板研究重点课题成果。这些研究课题汇集了全国股转公司的优秀研究成果,反映了一年来全国股转公司在政策、学术、实践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成果,值得相关研究者特别是政策制定者参考阅读。 本书囊括了2018年较为重要的新三板热点问题,考虑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针对性的融合。三个课题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搜集了现阶段的相关数据,利用模型辅以精确的分析,与实践相结合,得出了有效的结论,形成了本书的全部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课题组成员所使用的数据较为*威,数据完整而且连续,因此得出的结论都更加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我国现阶段的新三板现状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译者:史英哲
定价:¥69.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7.6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26.22
页数:
本书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年报分析,对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2019年度报告中的资产、负债、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支出、收入能力、市场价值、利润、现金流量以及业务地域分布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专题分析,从资产、负债、收入结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监管指标、费用支出、同业业务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员工关爱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本书力图给读者提供客观、系统、全面的上市银行业务分析。
作/译者:冯利华
定价:¥50.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0.00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
旧书VIP用户价:¥19.00
页数:166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不对称信息理论、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博弈论与系统论等经济学理论, 分析实践调研结果、具体项目案例, 并结合现有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制度, 从政府政策、市场法律制度以及PPP 项目公司内部控制和管理角度提出预防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作/译者:缪延亮
定价:¥5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3.2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22.04
页数:
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从此岸到彼岸:人民币汇率如何实现清洁浮动”的研究成果。汇率是一国*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安排。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灵活性明显提高,但在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透明度、定价区间三方面与“清洁浮动”仍有距离。本书系统地考虑了中国汇率制度转型的共性和个性,从“为何汇改、何时汇改、如何汇改”三个角度确立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分析框架,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渐进改革全景路线图。*后从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机制的视角总结了汇改经验,提出避免汇率预期发散的*好办法就是坚持退出常态化干预。
作/译者:马骏
定价:¥65.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6.00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
旧书VIP用户价:¥24.70
页数:292
许多金融风险带有“灰犀牛”的特征。为了尽可能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监管层需要建立金融危机的预警和监测系统,充分理解金融风险的传染机制,并准备好应对危机事件的预案。本书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书构建了一组以宏观指标为基础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开发了用于监测金融市场系统性压力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中国CISS)。其次,本书根据我国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定量的沙盘推演模型模拟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路径,并根据沙盘推演的结果总结了我国金融风险传染的特点。同时,本书还用两种创新方法来识别我国的系统性重要性金融机构。最后,本文根据国际上五次重大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和定量模型的沙盘推演结果,就如何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作/译者:李亚男
定价:¥22.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8.80
出版日期:2019年09月
旧书VIP用户价:¥8.36
页数:64
本书利用随机*优控制理论,就委托代理冲突下企业的*优投资时刻、 激励机制和代理人的*优努力程度策略,基金公司的工资激励机制和基金经理的*优努力程度、*优投资组合策略,具有泊松参数相关性的两个保险公司的*优合并时刻问题,及二次费改下的车险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作/译者:罗煜
定价:¥69.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7.6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26.22
页数:367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兴起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发展效应,也给传统的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金融科技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成就,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引以为豪的。笔者见证了这个激荡人心的历史进程,进而出版金融科技方面的书。 本书理论部分介绍了金融科技对银行支付业务、负债业务、信贷业务及财富管理业务带来的影响;实践部分分别介绍了摩根大通集团、高盛集团、美国银行、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荷兰国际集团、法国巴黎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规划。本书通俗易懂,语言流畅,案例丰富,可供金融科技研究者参考使用。
定价:¥60.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4.0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22.80
页数:
本报告汇集了天津市各金融监管机构及众多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2018年天津市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整理汇编了部分从业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开展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一些典型做法,同时在附录中收录了《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2019)》,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全面性和专业性,可为政府、监管部门、从业机构、专业人士研究和了解天津市互联网金融及至整个经济金融状况提供较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译者:李婧
定价:¥4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9.2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8.24
页数:183
在全球化、新兴经济体资本账户陆续开放的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变得愈发重要。本书介绍了几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并介绍了新兴经济体的宏观审慎监管实践。最后,在总结各国资本账户开放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和管理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双支柱”框架。
作/译者:张琳琬
定价:¥3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5.2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14.44
页数:134
本书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以中国居民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行为与财富分配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影响居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因素,定量分析居民市场参与行为和财富分布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在充实金融理论的同时,试图为政府和实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新常态下经济平稳转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处于金融市场发展和制度改革、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关键阶段的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译者:荣晨
定价:¥56.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2.40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21.28
页数:
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面临流动性过剩与资产荒并存、房地产调控与一致性预期并存、高房价与高库存并存的严峻困境,本书包含十三篇论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深入探讨房地产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要总结之前的调控经验与教训,适度干预稳定预期,有效管控货币供应,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力争在稳定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2018年西藏金融研究课题集 ( ISBN:9787522001753 )
作/译者:西藏金融学会
定价:¥55.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2.0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20.90
页数:
多维度看评级 ( ISBN:9787522002804 )
作/译者:丁继平
定价:¥52.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0.8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19.76
页数:214
本书从宏观经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探寻信用周期的规律,同时从多指标角度下研究区域信用风险,并从宏观、政策、中观和微观角度来推演信用风险变化的轨迹;在中观层面,通过分析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利差市场表现以及微观指标的变化,观测行业信用演变,并根据相关规律判断未来运行轨迹,为信用政策的选择提供可靠参照;2018年民企产业债的大量违约引起了市场重点关注,跳出微观个体的思路,从宏观经济增速变化、信贷政策结构化变化、供给侧改革等多角度研究违约的动因;为了更好地做好信用预警和为投资策略选择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多年多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并复盘债券市场多年运行的相关案例,建立了相应可量化的风险预警和风险定价体系。
作/译者:李礼辉 王忠民
定价:¥68.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7.2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25.84
页数:149
本系列丛书聚焦如何在实践中系统认识金融科技发展脉络,如何加强技术监管、促进产品创新、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围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共享经济等主题展开深入研究。
中国经济增质进行时 ( ISBN:9787522002170 )
作/译者:程实
定价:¥56.0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2.40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21.28
页数:
本书尝试跳出“从中国看中国、从当前看中国”的思维窠臼,从宏观与微观、全球与中国、历史和未来等多个维度,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刻剖析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既有对改革开放这一根本发展动力的研究,对新一轮改革的主脉、布局和量级的梳理,也有对新经济的研究与分析;既聚焦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挑战,尤其是中美经贸博弈的长短期走势,又围绕中国货币政策的革新,构建了政策取向、政策效果的分析体系和跨国比较工具;既从危机十年中寻找启示,又探讨中国金融以及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使命。本书力图吸引更多的读者从理性范式思考中国经济“增质”的未来;同时,本书对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的创新尝试,有望为学界和业界的相关探索提供些许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