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工程力学(第2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工程力学(第2版)

  • 作者:吴建生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113089
  •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1日
  • 页数:274
  • 定价:¥2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是根据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特点,并按照实用、优化、提高的原则编写的。本书在内容的选排上,既充分吸收了高职教育力学课程改革的成果,又渗透了作者长期教学积累的经验与体会。
    本书共分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力学三篇。介绍了工程力学中的主要基本理论,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系对基本理论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同时,简化公式推导,并引入大量工程实例,着力体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色,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与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
    文章节选
    **篇 静力学
    引言
    工程静力学研究的是刚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它包括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简化力系、建立平衡条件及求解未知量等内容。
    所谓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刚体是一种抽象的力学模型,在实际中并不存在。所谓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物体各种运动状态中的特殊情形,是相对的。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一般记作(F1,F2,…,Fn)。如果力系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称该力系为平衡力系;若两力系分别对同一物体的作用效应相同,则二者互称为等效力系;若力系与一力等效,此力则称为该力系的合力。所谓力系的简化就是用简单的力系等效替代复杂的力系。
    **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节 力的概念
    一、力的定义
    力的概念来自于实践,人们在劳动或日常生活中推、拉、提、举物体时,肌肉有紧张之感,逐渐产生了对力的感性认识,大量的这种感性认识经过科学的抽象,并加以概括,形成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对物体产生两种效应,即引起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外效应或运动效应,是本书**篇静力学和第三篇运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后者称为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属于本书第二篇材料力学的研究范围。
    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因此谈到力时,必须指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并且要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来明确受力体和施力体。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当这三个要素中有任何一个改变时,力的作用效应也将改变。
    为了表示力的大小,必须确定力的单位。本书采用国际单位制(SI),以“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记作“N”;有时也以“千牛顿”作为单位,记作“kN”。
    ……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篇 静力学
    引言
    **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节 力的概念
    第二节 力对点之矩
    第三节 力偶
    第四节 力的平移定理
    第五节 约束与约束力
    第六节 受力图与受力分析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平面力系
    **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第二节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第三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
    第四节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空间力系和**
    **节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第二节 力对轴之矩
    第三节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四节 轮轴类零件平衡问题的平面解法
    第五节 **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材料力学
    引言
    第四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第二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
    第三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四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胡克定律
    第五节 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第六节 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杆件的强度计算
    第七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
    第八节 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简介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剪切
    第六章 圆轴的扭转
    第七章 直梁的弯曲
    第八章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第九章 压杆稳定
    第十章 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三篇 运动力学
    引言
    第十一章 运动学
    第十二章 动力学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附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