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西方法律思想史——二十一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QQ咨询:
有路璐璐:

西方法律思想史——二十一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 作者:谷春德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34751
  •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01日
  • 页数:314
  • 定价:¥2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分五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近现代和当代西方法律思想,揭示了西方法律思想发展规律,**评述了**思想家的法律思想及其著作。对当代西方法学思潮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新自然法学、新分析法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分析法学和批判法学五强法学派进行了深入阐述。
    目录
    绪论 西方法律思想史概述
    **章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意义及方法 3
    **节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
    二、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4
    第二节 西方法律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关系 4
    二、西方法律思想史与外国法制史的关系 5
    三、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 5
    四、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法哲学(法理学)的关系 5
    第三节 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意义及方法 6
    一、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的重要意义 6
    二、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原则和方法 7
    **篇 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思想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的法律思想概述 11
    **节 古希腊罗马**的产生和发展 12
    一、古希腊**的产生和发展 12
    二、古罗马**的产生和发展 14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16
    一、古希腊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16
    二、古罗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17
    第三节 古希腊前期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18
    一、前期智者的法律思想 18
    二、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20
    第四节 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的法律思想 22
    一、伊壁鸠鲁的法律思想 22
    二、斯多葛派的法律思想 24
    第三章 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28
    **节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29
    一、**与法律的伦理基础--正义论 30
    二、哲学王统治与政体论 31
    三、《法律篇》中的法律论 32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34
    一、正义论的法律观 35
    二、法律的定义和特性 36
    三、法律的分类 37
    四、政体分类及其主张 37
    五、法治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对西方法治理论的价值定向 38
    第四章 古罗马西塞罗和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 42
    **节 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42
    一、**的起源和定义 43
    二、政体形式 44
    三、共和政体的**机构 45
    四、法律思想 46
    第二节 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 47
    一、罗马法学家集团的形成及其地位 47
    二、罗马法学家的主要法学理论 48
    第二篇 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
    第五章 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概述 55
    **节 中世纪欧洲封建**的产生和发展 55
    一、欧洲封建**的产生和发展 55
    二、欧洲封建社会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57
    第二节 基督教和圣经 59
    一、基督教 59
    二、圣经 59
    第三节 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61
    一、神权政治论 61
    二、对“原罪说”的发挥 62
    三、“神国”与“俗国” 62
    四、“神法”与“人法” 64
    五、战争与和平 65
    第四节 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法律思想 66
    一、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66
    二、路德和加尔文的法律思想 66
    第六章 阿奎那、马基雅弗利和布丹的法律思想 70
    **节 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70
    一、人的天然不平等和服从的政治关系 71
    二、神权政治论 71
    三、**的起源和目的 72
    四、正义统治与不正义统治 73
    五、法的产生、性质、特点和目的 74
    六、法的类型 75
    第二节 马基雅弗利的法律思想 77
    一、论人性 77
    二、论权力 78
    三、论政体 79
    四、论统治权术 80
    第三节 布丹的法律思想 82
    一、**起源及定义 83
    二、论政府形式 83
    三、论主权 84
    四、论法律 85
    第三篇 资产**革命时期西方法律思想
    第七章 资产**革命时期西方法律思想概述 89
    **节 欧美资产**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90
    一、尼德兰资产**革命 90
    二、英国资产**革命 91
    三、美国独立战争 92
    四、法国资产**大革命 94
    第二节 资产**革命时期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96
    一、用理性主义来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作辩护 96
    二、一般都采用自然状态、天赋人权、自然法、契约论观点分析**和法律的起源与目的 三、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提出建立理性王国的政治纲领 97
    四、系统地提出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分权、人民主权等理论 97
    五、多数思想家倾向唯物论和无神论 97
    第八章 荷兰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 99
    **节 格老秀斯的法律思想 100
    一、法律的概念和分类 100
    二、自然法 101
    三、国际法 102
    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 103
    一、自然法与**和法律的起源 103
    二、法律的定义、分类与法治原则 105
    三、天赋人权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106
    第九章 英国霍布斯和洛克的法律思想 110
    **节 霍布斯的法律思想 111
    一、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 111
    二、**的起源和本质 112
    三、君主主权论 113
    四、政体论 114
    五、法的概念及特点 114
    六、自然法与民约法 115
    七、犯罪与刑罚 116
    第二节 洛克的法律思想 118
    一、自然状态论 119
    二、天赋人权论 119
    三、**起源论 121
    四、**形式论 121
    五、分权论 122
    六、自然法论 123
    七、自由、法律和法治论 123
    八、刑法论 125
    第十章 美国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的法律思想 127
    **节 杰斐逊的法律思想 127
    一、天赋人权观 128
    二、人民主权论 128
    三、法律思想 129
    第二节 潘恩的法律思想 130
    一、天赋人权论 130
    二、宪法思想 131
    三、法治思想 132
    第三节 汉密尔顿的法律思想 133
    一、联邦主义理论 134
    二、分权与制衡理论 134
    三、法律理论 136
    第十一章 法国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法律思想 139
    **节 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140
    一、法学方法论 140
    二、一般的法、自然法、人为法与法的精神 142
    三、法律与政体 144
    四、法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145
    五、自由与法律和三权分立的关系 146
    六、立法技术与立法原则 148
    七、刑法与民法思想 149
    第二节 卢梭的法律思想 150
    一、法律的概念与特性 151
    二、法律的分类 152
    三、自由平等与社会契约论 153
    四、法律与人民主权 154
    第十二章 德国康德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 158
    **节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 158
    一、权利(法律)的概念和分类 159
    二、私法理论 161
    三、公法理论 163
    第二节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 165
    一、法的概念和法哲学体系 166
    二、抽象法 166
    三、道德 169
    四、伦理 170
    第四篇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法律思想概述 177
    **节 英法的产业革命和德国的资产**革命 177
    第二节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法学思潮简介 179
    一、功利主义法学 179
    二、自由主义法学 179
    三、分析法学 181
    四、历史法学 181
    第十四章 英国边沁、奥斯丁和梅因的法律思想 184
    **节 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 185
    一、功利主义 185
    二、立法理论 186
    三、法理学 187
    第二节 奥斯丁的分析法学 189
    一、法律命令说 189
    二、“法律”一词的四种含义 191
    三、主权论 193
    第三节 梅因的历史法学 195
    一、法律的历史发展论 195
    二、自然法的功过论 197
    三、人类法律的早期史 199
    第十五章 德国萨维尼和施塔姆勒的法律思想 204
    **节 萨维尼的历史法学 205
    一、法的起源 205
    二、法的性质和特征 206
    三、法律解释 206
    四、法律关系 207
    五、**观点 207
    第二节 施塔姆勒的新康德主义法学 208
    一、法的定义和特点 208
    二、“法的理想”和“正当法的原则” 209
    三、法与经济生活 210
    四、“内容可变的自然法” 210
    第五篇 当代西方法律思想
    第十六章 当代西方法律思想概述 215
    **节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 216
    一、经济上的特点 216
    二、政治上(民主法治)的特点 217
    三、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218
    第二节 当代西方法学思潮的发展趋势 219
    一、六强法学派的并存与融合 219
    二、新法学思潮的兴起 221
    三、法律全球化的强劲势头 222
    第十七章 新自然法学 225
    **节 马里旦的新托马斯主义法学 226
    一、自然法观念 226
    二、人权和权利学说 227
    第二节 富勒的新自然法学 229
    一、法律的目的性 229
    二、法律的内在道德:程序自然法 230
    三、法律的外在道德:实体自然法 231
    第三节 罗尔斯的新自然法学 232
    一、正义的**原则和第二原则 233
    二、正义原则的发展阶段(立宪、立法、执法、守法) 234
    三、正义的保障:法治原则 235
    第四节 德沃金的新自然法学 236
    一、规则、原则、政策 236
    二、公民权利论 238
    三、司法自由裁量 239
    第十八章 新分析法学 242
    **节 凯尔森的法律规范理论 242
    一、“纯粹法学”的含义 243
    二、法的静态理论 244
    三、法的动态理论 247
    第二节 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 249
    一、对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评析 250
    二、**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 252
    三、法律和道德 254
    第十九章 社会法学 258
    **节 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 259
    一、社会连带关系与客观法 259
    二、社会连带关系与实在法 260
    三、权利义务观 261
    四、社会连带关系与国际法 262
    第二节 庞德的社会学法学 262
    一、社会学法学的基本纲领 263
    二、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264
    三、法律的任务和价值 266
    四、法律的历史发展 267
    第三节 弗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 269
    一、否定法律的确定性--法律的特点 269
    二、“事实怀疑论”--审判过程 270
    三、法律改革 271
    第二十章 存在主义法学 275
    **节 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法学 275
    第二节 存在主义法学的几个代表人物 277
    一、迈霍费尔 277
    二、霍梅斯 278
    三、西奇斯和柯英 279
    第二十一章 经济分析法学 281
    **节 经济分析法学概述 281
    一、经济分析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282
    二、经济分析法学的一般内容 283
    第二节 科斯定理 284
    一、科斯定理**律与第二律 285
    二、科斯定理的法律意义 286
    第三节 波斯那的经济分析法学 287
    一、经济分析法学的本质特点与波斯那定理 287
    二、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288
    三、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289
    四、刑法的经济分析 290
    五、程序法的经济分析 291
    第二十二章 批判法学 294
    **节 批判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294
    一、批判法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94
    二、批判法学产生的思想溯源 295
    三、美国批判法学发展过程 296
    第二节 批判法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96
    一、肯尼迪的主要观点 296
    二、昂格尔的主要观点 297
    第二十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 301
    **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渊源 302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律观 303
    一、葛兰西的法律观 303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法律观 304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观点 306
    一、批判方法论 306
    二、法的**性论 307
    三、法与意识形态论 310
    四、法与经济论 311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语
    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厚今薄古”的原则。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而必须为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而研究,为推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而研究,而且要以近现代西方法律思想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