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Internal Control)
QQ咨询:
有路璐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Internal Control)

  • 作者:李心合
  •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 ISBN:9787806846766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46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对2008年6月28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制定背景、理论基础、实际应用的技术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广大的企业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和高校师生理解、应用基本规范提供帮助。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总论、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组织实施等。
    文章节选
    1总论
    1.1内部控制规范化进程
    1.1.1内部控制的起源与发展
    在能够检索到的文献中,内部控制的起源通常与独立审计师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没有人能说清内部牵制或内部控制的真正起源,但一般都认为,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的内部控制源于以职责分工为特征的“内部牵制”,其目的是保护企业内部现金资产的**和账簿记录的准确。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得以提出和使用。内部会计控制相对于内部控制来说要相对狭义一些,它主要关注财务报表审计,更适合于当时的审计人员。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以后,美国各界纷纷致力于治理会计秩序和财务报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成立推动着会计和审计实务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但是,尽管SEC和会计职业界作出了很多努力,会计和财务报告还是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挑战。1938年,轰动美国的商业丑闻——“麦克森一罗宾斯丑闻”引发了SEC和会计职业界对审计中内部控制问题的极大关注。在对麦克森一罗宾斯公司的调查报告中,SEC对当时的内部控制实务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全面了解客户的内部审查和控制体系的必要性是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SEC同时注意到,对内部牵制系统的审查不应仅仅局限在某些特定的会计职能方面,而应扩大到对交易方式的全面了解。随后的实践也表明,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必须超出会计职能的范畴。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出版了**本审计学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研究专著《内部控制——协作体系的要素及其对于管理层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并**给内部控制下了个定义:“内部控制包括在组织内部采用的,以保证资产**性、核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效率、促进管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为目的的计划,以及所有与之相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1958年,AICPA下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其发布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SAP)中,从广义上将内部控制解释为以会计或管理为特征的控制活动,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部分。后来在1963年发布的第33号SAP中,又提出“独立审计师主要考虑与会计有关的控制”,并认为“会计控制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有直接和重要的联系,要求审计师做出评估。管理控制一般间接地与财务记录有关,因此无需评估。但是,如果审计师确信特定的管理控制与财务记录的可靠性之间有重要关联,则可以对其进行评估”。
    1974年AICPA成立了审计师责任委员会,即**的科恩委员会,以研究审计师的职责。科恩委员会的一个重要
    ……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学界与实务界纷纷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对内控问题的关注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国内看,会计造假、财务舞弊案件的频频发生,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及运行的重大缺陷和缺失;从国际看,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以及在此之后美国国会于2002年出台的《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和2004年COSO新内控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强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为了政府立法、学界研究和实务变革的热点,同时也促成了适合中国企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的出台。
    《基本规范》科学地构建了一套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科学、控制措施得当、信息沟通迅捷、监督制约有力的内部控制标准框架。无论对于巩固企业防范风险舞弊的“防火墙”,还是铸牢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网”,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基本作用。为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和有效落实《基本规范》的规定精神,我们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组成编写组,结合为企业设计内控的经验和体会,对《基本规范》的框架和条文进行了详细地解析。
    本书按《基本规范》的结构安排章节,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总论由李心合负责,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由常家瑛负责,内部环境由王莹莹和张竞负责,风险评估由徐东辉和仇秋菊负责,控制活动由沈碧圆、李运和杨文娟负责,信息与沟通由孙勇和杨文娟负责,内部监督由陈洁负责,组织实施由李心合和段治翔负责,*后由李心合负责对全书进行总纂。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我国现有的报刊书籍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此谨对原作者们致以深深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1总论
    1.1内部控制规范化进程
    1.1.1内部控制的起源与发展
    1.1.2内部控制规范化成为全球性趋势
    1.1.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化进程
    1.2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背景与原则
    1.2.1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必要性
    1.2.2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原则
    1.3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结构与内容
    1.3.1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结构
    1.3.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内容
    1.3.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特点
    1.3.4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意义

    2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
    2.1内部牵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2.1.1内部牵制
    2.1.2内部控制
    2.1.3风险管理
    2.1.4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2.2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结构
    2.2.1内部控制目标的比较研究
    2.2.2内部控制目标结构
    2.3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结构
    2.3.1内部控制要素的比较研究
    2.3.2内部控制要素的内部结构
    2.4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体系结构
    2.4.1组织规划控制
    2.4.2授权审批控制
    2.4.3全面预算控制
    2.4.4实物保护控制
    2.4.5风险防范控制
    2.4.6内部审计控制
    2.4.7人力资源控制

    3内部环境
    3.1内控环境与内部环境
    3.1.1内控环境的界定
    3.1.2内控环境理论的发展
    3.1.3内部控制系统外部环境因素
    3.1.4内部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3.1.5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的互动
    3.1.6优化内部环境
    3.2治理结构
    3.2.1治理结构的类型
    3.2.2股东大会
    3.2.3董事会
    3.2.4监事会
    3.2.5经理层
    3.2.6审计委员会
    3.3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
    3.3.1组织机构设置
    3.3.2内部控制权责定位
    3.3.3内部管理手册的编制
    3.4内部审计
    3.4.1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3.4.2内部审计机构
    3.4.3内部审计程序
    3.5人力资源政策
    3.5.1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3.5.2员工素质控制
    3.5.3员工培训
    3.6企业文化
    3.6.1企业文化的定义
    3.6.2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3.6.3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及其素质
    3.6.4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向及步骤
    3.7法律环境
    3.7.1法律意识
    3.7.2法律顾问制度
    3.7.3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

    4风险评估
    5控制活动
    6信息与沟通
    7内部监督
    8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附录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附录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附录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录四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