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孟浩然集校注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孟浩然集校注

  • 作者:(唐)孟浩然 徐鹏 校注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07264
  •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01日
  • 页数:375
  • 定价:¥15.5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孟浩然以布衣终身,在唐代**诗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或壮游四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被后世目为“隐逸诗人之祖”。但纵观诗人生平行止与创作,我们会发现孟浩然也曾有过十分认真的求仕之心,只是在经历了科举考试失利的挫折之后,才真正把更多的目光投注于自然山水,作了一位“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的逍遥隐士。本文的创作目的在于:在肯定前人对孟浩然评价的基础上,把其中相对片面的观点加以补充。本文以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为分界点,并参考前后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其隐逸思想的产生因素,存在方式,以及发展变化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论述。可以说,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
    目录
    前言
    王士源孟然集序
    韦滔重序
    卷一 五言古诗
    寻香山湛上人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幽与薛八同往
    宿天台桐柏观
    宿终翠微寺
    春初汉中漾舟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耶溪泛舟
    彭蠡湖中望广山
    登鹿门山怀古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听郑五音弹琴
    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上人
    湖中旅泊阎九司户防
    ……
    编辑推荐语
    在中国悠远的文化史中,隐逸现象以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始终占据者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而作为这种现象载体的隐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得到当时或后世的景仰和推崇。唐代诗人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对孟浩然的评价,诗仙李白的《赠孟浩然》无疑是*另人们耳熟能详的了:“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妙笔之下,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俊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