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的银行独大到全球银行混战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银行产业的基本竞争格局是日欧银行主导,美国的银行步步退缩,包括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在内的美国的银行都退出了全球银行前10强的竞争,而且多年排名直线下降,要在前30名以后才能找到美国的银行的名字。当然,*引人瞩目的还是日本的银行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与美国的银行的退缩和欧洲**的银行的停滞不前相比,日本的银行从资本到资产,再到利润,都显著地拥有全球竞争优势,并*终形成了日本的银行独挑全球银行产业大梁、统治全球银行产业多年的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日本的银行在全球竞争地��的高速上升期,首先是日本住友银行、**劝业银行、富士银行、三和银行、三菱银行、日本兴业银行等大银行在全球主流银行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很长一段时期,全球前10大银行中日本的银行拥有一半以上的席位,而且轮流坐庄,作为全球银行**领跑银行产业。在这一段时期,日本的银行还大肆拓展海外领地,通过分支机构争夺美国和欧洲金融市场,使得欧洲和美国的同行震惊不已。其次是日本银行产业的全面壮大。日本银行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为几家日本大银行在全球银行领域“风光”无限,而且体现为日本银行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日本的银行*多时占300多家,翻阅那几年的全球银行1 000强排行榜,简直就是一片“日光”。当然,令欧美银行家羡慕的,还有日本的银行的盈利能力,日本大银行每年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是当时同等规模的欧洲**的银行和美国的银行税前利润的几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欧洲**、美国和日本相继出现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大爆炸”,转型经济体的金融改革也不断深化,银行并购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竞争度显著提高,全球银行产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脉络和未来走势,既是国际金融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又是金融监管当局、金融业界领导和金融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书为广东金融学院资助出版的《广东金融学院学术著作系列丛书》之一,收集了作者在《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现代日本经济》、《当代财经》和《经济导刊》等国内经济学主流刊物发表的有关国际金融前沿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书由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国别金融与区域金融、全球主流银行发展个案研究三大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均包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单元,读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不同单元。
**部分研究的是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和银行并购问题。其中,**单元讨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变,第二单元分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必须具备的素质,第三单元对英国《银行家》杂志2007年度全球银行1 000强排行榜进行研究,第四单元则对当代全球银行并购的一个热门话题——欧洲**的银行并购美国的银行的原因和结果给予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