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棉花的生育特性和器官形成
一、棉花的生育特性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多年生植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在一年内播种、现蕾、开花、结铃、种子成熟,完成生育周期。棉花在生长发育中,仍保留原有的多年生植物的若干特性,这些特性与获得高产和优质的棉产品有密切关系,也是采用技术措施的依据。
(一)喜温、好光
棉花为喜温作物,其现蕾、开花和结铃的适宜温度为25℃-30℃。纤维发育时温度低于15℃则纤维素的沉积停止。当温度不够时,棉株生长缓慢,各器官形成和发育推迟,影响棉铃和纤维发育,造成低产、晚熟和品质下降。
棉花对光照要求严格,并十分敏感。光照不足会**棉花的发育,造成大量蕾、铃脱落。棉花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较高。光饱和点��达7万-8万勒,而一般作物只有2万-5万勒,这表明在强光照条件下,其他作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棉花却能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棉花的喜温、好光、怕冷、怕阴特性,常常是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由于气象条件不同,形成不同产量和品质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无限生长习性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以不断地生枝、长叶、现蕾、开花、结铃,持续生长发育。生产上,如何在有限生长季节内,充分发挥棉花无限生长习性的特点,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都发挥了棉花的这一特性,因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三)根系发达,比较耐旱,再生能力强
棉花为直根系作物,根系发达,主根深,侧根分布广,在土壤中形成强大的吸收网,是一种比较耐旱的作物。
棉花的根、茎、叶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主根受伤或移栽断根,会促进大量侧根生长。棉株愈小,根的再生能力愈强。棉花每片叶的叶腋都有腋芽,在正常条件下,部分腋芽处于潜伏状态。当受雹、虫等灾害时,枝叶折损,只要仍有茎节,靠再生能力,使原来潜伏的腋芽萌发长成新的枝条,还能现蕾、开花和结铃,获得一定的产量。有时,再生能力会成为不利因素,如打顶偏早,促使生长无效的枝、叶和花蕾,消耗养料,降低产量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