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作者:宋伯宁 蔡先金
  •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51791
  •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01日
  • 页数:180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力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次使用了“general education”;1945年,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次呈现了现代意义中的通识教育;1979年,哈佛大学在以教学改革为**的报告方案即《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中,通过界定什么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使得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成为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至此,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就发展成了意义更广泛、形式更完善的通识教育。同时,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伴随着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愈加深入人心,并随之对世界上其他**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以哈佛大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综合课程、赫德克大学的基础性课程为代表。虽然具体的实施方式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
    文章节选
    一 通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济南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简介
    (济南大学教务处,山东 济南 250022)
    济南大学通识教育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全校性通选课、核心课程(骨干通选课)、《济大论坛》(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济大音像学堂》(多媒体音像节目播放计划)、名著阅读与导读(阅��书目与名著导读短课时通选课)、青年创业论坛(团委组织)、各学院举办的学术报告和讲座、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下面着重对具有我校通识教育特色的由学校直接管理的通选课、定期讲座、音像学堂等几种通识教育形式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请大家指正。
    我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工作起始于2001年,契机是合校后学校启动的学分制改革。学分制改革为开设全校性任选课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主要是在课时安排上留出了空间和时间),*初我校的通识教育主要形式是全校性通选课和全校定期举办面向非专业学生的学术报告制度《济大论坛》。后来逐渐创立了几种新的通识教育形式,如《济大音像学堂》、短课时通选课等。
    一、通选课工作
    2001年我校合校初期,全校性通选课只有10余门,每学期提供的课程容量不足1000人次,课程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通识教育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通识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加快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从2001年9月开始,我们制定了鼓励教师开设通选课的政策,包括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和教学工作量鼓励政策等,这些政策调动了教师开发通选课课程资源的积极性,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到2000年12月,我校全校性通选课课程总量达到110门。为了规范全校性通选课的管理,避免教师盲目开设课程,我们采取了目录管理的方式,对教师的开课申请实行学院、校二级审批制度,经过审批设立的通选课被正式列入《济南大学通选课目录》,该目录每年修订一次,由教师提出新开设课程申请,经过专家审查后由学校批准列入目录,只有列入目录的课程才能开设。对于目录内的课程也实行动态管理的方式,如果连续一年该课程不再有教师开设,将自动从目录中删除。几年来我们每年都对这个目录进行更新,先后有几十门课程被替换,*多时这个目录中共有260多门课程。目前2007版《济南大学通选课目录》由210门课程组成,这些课程分为人文社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五大类,其中人文社科、经管和艺术类课程占62%。目前每学期实际开出的课程大约为180门,年课程容量达到80000人次。
    ……
    目录

    一 通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济南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简介
    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
    通识教育应积极发挥其价值**作用
    关于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思考
    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及其融合
    大学教育的本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通识教育改革之我见
    加强通识教育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高校推进通识教育:意义、困境及对策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中教师的角色
    浅议物理教学中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时代精神培养
    契约学习在人性化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 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公选课教学效果调研分析
    切实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质量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课程建设的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强化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的思考
    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探析
    汉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体系建构初探
    STS教育在社会有机化学概论教学中的实践
    浅议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摒弃机械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理解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
    高校实施快乐体育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
    独立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课程结构与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
    试论通识教育下的礼貌原则理论与高校英语教学
    青少年传统经典文化缺失的原因探究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 通识教育管理研究
    以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目标,推动本科教育改革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略谈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我校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所应采取的对策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营造通识教育创新新体系
    浅谈大学高年级学生的通识教育
    地方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研究
    强化普通高校的服务意识
    对高校通识课教学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