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中国人之一的我,都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年份。眼泪与欢笑,毁灭与希望。都活生生地强加在了我们身上。我和我的祖国一起经历痛苦挣扎,一起享受荣耀辉煌。
这一年,为写作《阳光洒满上学路》这本书,我东奔西走,到达了不同的地方,走访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家庭。看到了不同模样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由于这些经历,我才全方位地了解了“内高班”的内涵,理解了“祖国”的广阔,懂得了“人民”的宽厚。我感觉,我和这些宏大词语之间有了一种联系。甚至和历史、文化、人类都因此而有了联系。
我从采访的近百名学生中选择了十七个代表人物,以描述他们的微观世界来展现内高班的群体形象。当然,在内高班几万学生中,有代表性的何止这十七个人,但从大的脉络和主题上来说,这十七个人基本涵盖了内高班十年发展的变化轨迹。
这十七个人物各有特色,有学习成绩**名的学生,有父母双亡的孤儿;有因病休学又重返校园的学生,也有因父亲去世而产生退学念头,*终再次回到校园的学��;有一时冲动,帮着同学去打架的学生,也有来自沙漠边缘的小村,简朴自律、刻苦学习的学生;有上了**电视台,和崔永元一起做过节目的学生,也有生长在叶尔羌河畔,喝着蓝色的河水长大的学生……他们中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还有塔吉克族、汉族……他们的学校所在地分别在北京、天津、青岛、哈尔滨、广州……
因为学生们平时功课非常紧张,我的采访时间只能安排在他们下课后、吃饭后、晚自习后……很多学生谈着谈着,突然会被其他事情所打断、离开,以至于我不得不五六次、七八次地找他们交谈。我和学生一起去食堂打饭,和他们边吃边聊;一起去操场散步,看男生打篮球,女生踢足球。当学生们对我逐渐熟悉了之后,有了一种亲切感,而我因对新疆各县、市都很熟悉,也让采访变得像是和一个来自家乡的亲人在聊天。
在我采访的这些学生中,有汉语说得非常流利的,也有磕磕巴巴的,还有才学了几个月,每说一个字、一个词,就眼巴巴看着我,等着我帮他确定和补充的。有时候,我们似乎已经谈了半个小时,但其实只是纠缠在一个字或一个词上。正是通过这些略显艰涩的对话,让我*大限度地体味到了他们学习语言的艰难。
当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时,我想,我们需要守护希望和梦想,需要恢复那*古老的同情心,需要用极大的耐心来倾听这个时代的个体心灵到底发生了哪些细微的变化。我想用一种平实的目光来观察他们,靠近他们,理解他们,记
…… 中华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很早就发生过接触,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但这些古文明之间的交往路线一直都没有概括性的表述,直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概念。
丝绸之路,曾演绎和见证过中华民族之大变局。自西汉始,至宋代后,这条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西域,到中亚、西亚,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像条金丝带,串起了东西方文明。
2000年,亚洲**,乌鲁木齐火车站,一千名来自天山南北偏远农牧民家庭的初中毕业生,将乘坐火车去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进入到当地*好的中学,完成高中学业。他们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学生,其高中期间学习生活费用全由**承担。
丝绸之路曾创造出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让新疆沉浸于浓郁的历史氛围之中,处处涌动着史诗般的激情。当大航海时代的波涛猛烈奏响时。丝绸之路渐渐沉沦了下去,整个新疆,也被带进了凝重的苍凉之中。
从“百日维新”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一直在拯救与沉沦、生存与死亡、停滞与发展、革新与守旧的冲突中煎熬着、抗争着、探寻着。新疆,这个曾贯穿起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这个早已沐浴过文明曙光的博大之地,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新疆同内地沿海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其关键因素是缺乏高素质人才。要加快新疆发展,只有从培养人才这个*根本的问题入手。由于多方面原因,新疆的基础教育质量偏低,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21世纪之际,党**、国务院作出了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
当这项用智慧、勇气和担当挣脱束缚、打破樊篱的举措*终得到实施时,深受新疆各族人民欢迎。自2000年开办以来,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就学人数不断增加。
十年磨一剑。十年内高班办学历程,浓缩了十年新疆、中国、世界之变革。这一条洒满阳光的上学路,又暗暗应和了丝绸之路上遥远的驼铃声。这是一代又一代追求文明酌力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薪火相传。当这条非同凡响的学子之路、****的希望之路、挑战和超越的科学之路出现时,携带着伟大的复兴理想和历史使命!
莘莘学子,在经历了文化碰撞、知识更新、品格锻造、融合开放后,*终成长为堂堂男儿、飒爽巾帼,这些星星之火,点燃着与之相关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县城、每一个地区,改变着这些地方的现在和未来。那些看似细微的变化,汇聚起来,释放出了巨大能量。如今,他们已融入时代之潮流,正开启宏阔壮观的中国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