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计算技术利用多处理机并行处理产生的规模效益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为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硬件平台。研究和开发适应于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并行数据库系统,成为数据库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形成了并行处理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并行数据库新技术。
并行处理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因为关系数据库模型本身就有极大的并行可能性。关系数据模型中,数据库是无组的集合,数据库操作实际是集合操作,许多情况下可分解为一系列对子集的操作,许多子操作不具有数据相关性,因而具有潜在的并行性。
一个并行数据库系统应该实现如下目标。
1)高性能:并行数据库系统通过将数据库管理技术与并行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发挥多处理机结构的优势,从而提供比相应的大型机系统要高得多的性能价格比和可用性。
2)高可用性:并行数据库系统可通过数据复制来增强数据库的可用性。
3)可扩充性:数据库系统的可扩��性指系统通过增加处理和存储能力而平滑地扩展性能的能力。 本书分为两部分,介绍了数据库原理和Mircrosoft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本书共分12章,前4章介绍数据库原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数据关系运算、关系规范化、数据库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后8章主要介绍关系查询(SQL语言)和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成与使用,并参照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大纲(.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介绍Visual FoxPro 6.0系统、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及操作、程序设计基础、菜单和表单设计与应用,以及程序的开发与应用。与本书相配套的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下)——项目实训及实验指导》教材,配套教材的上机实例均参照《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大纲(’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历届考题的内容编写,并包括本书中每个章节的练习题答案。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资料及本书中所有实例及程序可到浙江省电大的网站WWW.zitvu.edu.cn下载。
本书可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也可以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培训参考教材。
本书的每一章均由学习目标、正文、本章小结和习题四部分组成。在学习每章之前,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目标,能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章的本章小结是对本章内容的总结、归纳和提炼,使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每章*后给出了丰富的练习题,同学们学习每章内容后,一定要认真做好全部习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部分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上机调试,因实验部分的内容是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内容编写,可显著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应试能力。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李明编写第1、2、3章和第6章;虞江锋编写第4、5和12章;蒋融融编写第7、8章;尹学松编写第9、10、11章。
在本书编写出过程中,始终受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并得到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龚祥国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胡同森教授、齐幼菊副教授的指点与帮助,郑炜、严春、吴联产、徐斌立等老师对本书的编写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紧促,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