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明代玉器
**节 明代玉器的地位
明代是中国玉器制作史上非常重要的时代,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西汉。因为西汉的坐标位置是在战国高峰期之后,紧承战国的余绪,身后便是制玉大萧条的肇端。而明代的历史位置是在上升的曲线之中,没有明代,就不会有清代的制玉**。
中国制玉技术发展到了明代,可以说在琢玉工艺上进入了一个历史总结性的阶段,*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通过对明代出土传世玉器的雕琢工艺进行微观上的观察,发现自新石器晚期开始出现的各种雕琢刀法痕迹,在明代的精品玉器上基本上不再留有明显的印迹。*后留给观者的只是一件雕琢痕迹不明显,或根本不见雕琢痕迹的**的作品。这种万法归一的时代的出现,是在雕琢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大一统。对于玉器的断代与辨伪来说,雕琢玉器表面所留下的运刀痕迹是重要的时代特征,因为每一个时代的雕琢工具不同,在奏刀的过程中留下的刀痕也就不同,鉴定玉器的真伪与时代,观察这种不同的刀痕是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刀痕是什么?是雕琢工艺原始所带来的一种加工上的成品瑕疵,譬如商代的歧出现象,只有在那种特定工艺水平操作下的工具使用,才会出现这种类似于跳刀的刀痕溢出,一旦工具的运转速度与形状得到了改善,歧出就会消失。再如商代玉器上的折铁线,我们现在往往赞之日有力度,后人难仿到位。实际上那是商代琢玉砣具原始的必然结果,玉器上的有些线条出现的态势是中间粗、两端尖的枣核状,与同期的甲骨文笔划相若。宋代、清代与现代的仿品所用的砣具不知比商代进步了多少倍,自然不会模仿出商代的折铁线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