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篇
1 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包办一切,非营利组织很不发达,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以年增长10%至15%的速度发展,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非营利组织体系。截至2005年底,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已有31.5万个。虽然从数量和发挥的作用上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差很远(据统计,国际上每万人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数量,法国为110个,日本为97个,我国只有2.1个),但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入,政府职能逐渐发生转变,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已越来越大。然而,非营利组织并非全是美丽的神话,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非营利组织失灵。
学界对这一失灵现象也进行了较多的关注,遗憾的是人们经常将非营利组织失灵等同于非营利组织问题,从而更多地注重非营利组织的自身完善及其环境的优化,以期改变非营利组织失灵这种现象。我们以为这种研究视角过分地夸大了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从而失去了对组织边界的清晰及外部纠正的追求,使非营利组织承担了超越其本身能力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