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机械工程材料的结构
主要问题提示(Main questions)
1.晶体与非晶体材料的本质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三种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特点以及立方晶系中晶面、晶向指数的表示方法各是什么?
3.何谓晶体缺陷?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几类?其主要形式(内容)及对性能的影响各是什么?
4.晶体材料的基本相结构可分为哪两大类,其类型、主要性能及在合金中的地位与作用分别是什么?
5.试简述聚合物与无机材料的结构特点。
6.你能熟练地描绘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特性曲线吗?
学习**与方法提示(Key points and learning methods)
本章学习**:掌握纯质材料典型与实际的晶体结构特点,立方晶系中晶面、晶向指数(低指数)表示方法;合金相结构的基本类型、性能特点及在合金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习方法提示:注意加深对基本概念、术语的理解与记忆。通过金工实习等观察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加深理解以上基本概念、术语的含义。一开始就抓好“预习”环节,积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晶面、晶向指数的学习,还可结合习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材料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所谓“结构”系指材料中原子的排列位置和空间分布。从宏观到微观可分成不同的层次,即宏观组织结构、显微组织结构及微观结构。宏观组织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形貌图像(即晶粒、相的集合状态)。显微组织结构是指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图像(即晶粒、相的集合状态或微区结构)。微观结构则指比显微组织结构更细的一层结构即原子和分子的排列结构。习惯上,把宏观和显微组织结构称为组织,而微观结构则称为结构。
固体材料的结构若为规则排列则是晶态,若为不规则排列则是非晶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晶体结构并不是十分完整的,即在其规则排列中,局部存在着各种缺陷。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要做到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首先必须具备有关材料结构方面的基本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