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上篇:海德格尔对黑格尔历史哲学观的改造
**章 历史叙事方式的转变
**节 黑格尔之前德国和欧洲哲学中的“历史���观念
第二节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方法
一、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历史叙事方法
二、哲学史的叙述方式
第二章 历史哲学的生存论和语言学转向
**节 黑格尔历史理性的生存论根源
第二节 生存论的历史学
一、理性的时间化
二、主观化的历史学与实际生存的“时代”
三.对历史传统的理解
四、以鲁迅为例说明传记叙事的历史限度和美学本质
第三节 “逻各斯”概念的演化与历史哲学主题的转换
一、海德格尔的“话语”概念
二、科学话语的历史起源
第四节 历史哲学中的现象学——语言学方法
第三章 历史的伦理学根源
**节 黑格尔历史哲学对伦理学的超出
一、道德理想与生存的历史底蕴
二、世俗经历
三、历史哲学与生活世界的伦理学
第二节 海德格尔对历史的真正根源“生存”的探索
一、历史与“生活世界”
二、情绪与操心
下篇 当代历史哲学的新方法
第四章 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
**节 黑格尔主义的方法
第二节 历史话语的分析
第五章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节 伽达默尔历史哲学的黑格尔主义渊源
第二节 历史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本源
第四节 从语言学到文字学
第六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节 “知识考古学”的方法
第二节 具体历史的挖掘和考证
第三节 语言学转向中的历史哲学方法
第四节 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看中国历史学的方法
一、中国古典历史学方法中的知识考古学原素
二、“汉学”的结构与中国历史的误读
第七章 德里达的“文字学”
**节 “逻各斯**主义”
第二节 “文字学”的观念
第八章 本雅明与巴赫金:历史哲学与美学的融合及其叙事学转向
**节 本雅明与美学的叙事学转向
第二节 巴赫金的“言语体裁”与长篇小说理论
中外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