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真禅法师与当代佛教
QQ��询:
有路璐璐:

真禅法师与当代佛教

  • 作者:觉醒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1237651
  •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1日
  • 页数:447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801237651
    • 作者
    • 页数
      447
    • 出版时间
      2006年06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真禅法师(1916—1995)是当代中国的一代高僧。他禅宗临济,教在华严
    ,行归地藏、普贤。在其早年的参学进路中,真禅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历
    参受学于民国佛教复振的**区域之一江苏诸高僧,如应慈法师、震华法师
    、常惺法师、慈舟法师、圆瑛法师。本文透过近代佛教禅教兼弘的“华严禅
    ”进路,具体结合真禅法师的参学历程,以禅教一致论的现代推展为议题,
    试图阐释真禅法师如何自觉地融人禅教一致这一中国化佛教的主流传统,透
    显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内涵,及其与中国化佛教传统中华严禅思想
    的内在关联,从而提出人间佛教作为传统佛教或佛教传统的现代推展,既离
    不开有为僧人对佛教传统自身的承续,更需要加以与时俱进的推展。而真禅
    法师正是这样的僧人典范。

    一、禅教一致:华严禅的思想特质
    所谓“华严禅”,并不是意指中国佛教的特定宗派,而是中国化佛教的
    一种融合思潮或佛教传统。华严禅的真正奠基者,一般认为是华严五祖、清
    凉澄观门下的圭峰宗密大师(780—841)。
    据对宗密思想的着精钻研究的董群先生在《融合的佛教》一书中的理解
    ,华严禅首先并*主要的是指禅门的一种融合方法,认为“华严禅这个概念
    ,在佛
    文章节选
    真禅法师(1916—1995)是当代中国的一代高僧。他禅宗临济,教在华严,行归地藏、普贤。在其早年的参学进路中,真禅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历参受学于民国佛教复振的**区域之一江苏诸高僧,如应慈法师、震华法师、常惺法师、慈舟法师、圆瑛法师。本文透过近代佛教禅教兼弘的“华严禅 ”进路,具体结合真禅法师的参学历程,以禅教一致论的现代推展为议题,试图阐释真��法师如何自觉地融人禅教一致这一中国化佛教的主流传统,透显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内涵,及其与中国化佛教传统中华严禅思想的内在关联,从而提出人间佛教作为传统佛教或佛教传统的现代推展,既离不开有为僧人对佛教传统自身的承续,更需要加以与时俱进的推展。而真禅法师正是这样的僧人典范。 一、禅教一致:华严禅的思想特质 所谓“华严禅”,并不是意指中国佛教的特定宗派,而是中国化佛教的一种融合思潮或佛教传统。华严禅的真正奠基者,一般认为是华严五祖、清凉澄观门下的圭峰宗密大师(780—841)。 据对宗密思想的着精钻研究的董群先生在《融合的佛教》一书中的理解,华严禅首先并*主要的是指禅门的一种融合方法,认为“华严禅这个概念,在佛教中更多地指唐末以降,特别是宋代流行的禅学方法,以华严宗方法,特别是理事方法,阐发禅的意义。华严禅的实际***是宗密”。正是宗密使华严禅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完善化。他还进一步区分了狭义的华严禅与广义的华严禅。所谓狭义的华严禅,特指宗密所致力的华严宗与禅宗之菏泽宗的融合;而广义的华严禅,则指禅门所主导的融合禅教、禅密、禅净、顿渐乃至三教会通的思想立场。 华严禅的出现,并不是佛教历史演进的偶然现象,而应该理解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向。尽管个中缘由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佛教中国化的推展进程中,华严与禅之间的融会,展示了佛教中国化更丰富的面向。在此意义上说,华严禅是中国化佛教圆融的一大范例。华严禅思想的实践性格,充实了中国式的佛教智慧。 华严禅始于宗密大师,其思想特质在于教禅一致。在宗密所撰的《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对禅教一致论的阐释,尽管受到当时禅宗的一时不满,但愈到后世,宗密禅教一致的华严禅思想,其调和佛教的内在圆融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以禅教一致论为核心旨趣的华严禅,在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徒的方法认同与佛教界的团结,推进了中国佛教的弘化志业。 唐末以降,宗门渐陷于喋喋不休的宗系之诤。这种情形,既引发了禅门对自身修证传统的内在反思,从而表达其禅史的处境化理解,同时也导致教门更自觉地返经明教,以*大限度地展现佛陀教化的契理与契机。正是通过对禅法修证传统的历史与现状的双重反思,明清以来的佛教人士对于佛教现状与历史,大都有着相当全面而深刻的识见,试图超越丛林宗派之争、门户之见,关注历史的传统承续与佛教理法的正信,落归于佛教正法对于现实人生的内在意义,强调了一种世法与佛法兼顾并重的佛学取向,致力于以佛学摄世学、使世学终归出世之佛学的佛教经世理念。
    目录
    前言
    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综述

    真禅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管窥
    略述上海玉佛禅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
    积极作用
    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楷模
    ——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走“文化佛教”之路
    ——纪念真禅长老圆寂十周年
    识才爱才大人榜样
    ——缅怀真禅长老的福德慧德
    真禅法师与人间佛教
    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关于“佛教文化”内涵问题的一点探讨
    真禅法师与当代佛教制度建设
    ——以玉佛寺为**
    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以真禅法师为例
    华严禅的当代实践
    ——以真禅法师为**
    当代**高僧真禅法师
    真禅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
    从真禅法师的学术研究看其佛学思想的基本特色
    真禅法师佛学思想与实践的人间性特征
    真禅法师与上海佛教
    佛法与哲学关系管窥
    ——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真禅法师的僧团建设和佛教教育思想
    学习真禅法师人间佛教的禅学思想
    加强学术建设,创造先进文化
    真禅法师与华严学
    论真禅法师的禅学思想
    ——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试析真禅法师佛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试析真禅法师对太虚大师佛教革新路向的践行
    真禅法师与当代江苏佛教因缘侧记
    学习真禅法师的弘法经验推进当代佛学研究
    禅宗与华严的综合倡导者
    ——从应慈老法师到真禅法师
    禅贵实践不尚空谈
    ——真禅法师禅法精神简论
    真禅法师与玉佛寺的佛教文化事业
    真禅法师的当代人间净土思想
    真禅法师“文化佛教”析论
    真禅法师的佛教人生观
    缅怀一代高僧真禅大和尚
    慈善事业与人间佛教
    ——从真禅法师的入世看当代高僧的弘法模式
    真禅法师僧教育思想与实践探微
    “人间佛教”的实践者
    ——论真禅法师的思想及其对当代佛教的影响
    真禅法师“人间佛教”思想浅析
    真禅法师关于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思想与实践
    传统重建与现代调试
    ——写在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之际
    真禅法师与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出版事业
    ——以《佛教知识》的编辑出版为例
    佛教使命与人间佛教的杰出践行者
    ——真禅大师圆寂十周年纪念
    中国佛学地位的再审视
    ——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
    真禅法师的佛学思想
    ——兼论真禅法师对中国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试论真禅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实践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