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请日月
盘古时代,大地上没有光明,人们在昏暗之中艰难度日。有**,盘古看到东方升起一丝光亮,便循着光芒走去。他走进一个宽阔的山谷,看见一对漂亮可爱的小姐妹。姐姐长得白白净净,名叫月亮;妹妹脸蛋红彤彤的,名叫太阳。姐妹俩穿着闪闪发光的银纱和金纱,照亮了一方水土。
盘古心中欢喜,请求姐妹俩登上山顶,照亮大地,善良的小姐妹同意了。为了不让她们过于疲惫,盘古建议她们一早一晚轮流登山。姐妹俩商议后,决定先让妹妹白天登山照亮,谁知,妹妹走了几步,又拐了回来,怯怯地说:”大家都在看我,好羞哟!”姐姐拿出一把金针,鼓励妹妹说:“别怕,你拿着金针,谁敢看你,你就扎他!”太阳接过金针,又和姐姐商量,每年农历十月一日姐妹相会。说完,就告别盘古上山了。
从那以后,���阳白天放光,月亮夜晚照亮,大地被光芒照耀,渐渐现出勃勃生机。每年农历十月一日,太阳和月亮都相会一次。姐妹俩见面后,总是依依不舍,太阳还会送月亮一程呢。别不相信,每到十月,站到盘古山和太白顶的山峰上,你就能见到姐妹相别、日月同辉的奇景。
太阳和月亮会同时出现吗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不停地绕地球旋转,同时,月球和地球又在绕日转动。因此,人们肉眼观察到的日月,其所在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日月会位于天空中的同一侧,并且相隔不远。白天,太阳升起时,旁边的月亮被阳光掩盖,令人们无法观察到。如果日月的距离相当,即在上弦(农历初八九)或下弦(农历二十二三)前后,月亮和太阳会“搭伴”出现在天上。上弦时,月亮位于太阳的东方,下弦则位置相反。只要天气晴朗,空气质量好,透明度高,人用肉眼就可以直接观测到它们。
“八仙桌”的由来
相传,八仙过东海时,与东海龙王大战了几个回合,不禁感到疲惫,饥肠辘辘。于是,八仙就退到岸边休息,商议分头寻找食物充饥。
可是,海滩茫茫一片,荒芜人烟,哪里能找得到食物呢?*后,除了曹国舅之外,其他几位**全都败兴而归。
话说曹国舅不辞劳苦,腾云驾雾,来到凡间的一个农家院,他化身成村民,朝院中张望着。院子里十分热闹,八人围坐在四方桌旁。桌上摆满了上等的菜肴,风儿吹过,菜香扑鼻,曹国舅不禁食指大动。
他咽着口水,感叹道:“我身为国舅,品尝过无数的山珍海味,唯独没尝过农家饭食,今天既有机缘,何不品尝一番?”
曹国舅转念又想:“此刻,众位仙友正是腹中空空,岂可独享美食?”于是,他趁主人不注意,运用仙术,悄悄地带走了七样菜肴,想到荷仙姑不吃荤腥,又为她独带了一份青菜豆腐,共计八大碗。
随后,曹国舅在桌上留言: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回报!
曹国舅将饭食带回来后,八仙纷纷品尝,觉得奇香无比。饭饱之后,他们的精神倍增,再战龙王,大获全胜。
从那以后,人们为沾些仙气,讨个吉庆,就改称方桌为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八冷碟、八热菜)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八仙桌什么样儿
八仙桌是指四边长度相等的宽大方桌,每边可坐两人,四边围坐八人。八仙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早出现在辽金时代,明清盛行,尤其是清代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几乎家家都有八仙桌。
八仙桌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用料经济、实用性强、使用方便,平和又不失大气。方正的形态体现出极强的安定感,这也使八仙桌成为登上大雅之堂的家具。
明朝时,八仙桌的制造工艺进一步完善。这一时期,它在造型上分为有束腰与无束腰两种,以瓷板、瘿(ying)木、云石作为桌面的材料。有束腰的工艺是指桌面下部有一圈向内收缩,无束腰的是指四腿直接连着桌面。清代时,八仙桌以束腰的居多,桌腿改为三弯腿,并雕刻有拐子龙、浮雕吉祥图案等装饰性部件,做工更显美观精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