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战隼”战斗机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是一种超音速、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现已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主要用于空中格斗。F—16战斗机是世界上***大的战斗机。
F—16战斗机采用腹部进气道设计,在它出现之前,战斗机的进气道大多采用机头进气或是机身两侧进气。而采用腹部进气道的优点是,在飞机大仰角飞行或侧滑时,气流稳定且不会吸入机炮发射时的烟雾。
F—16战斗机自1978年装备部队后,逐渐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种之一。美国已生产此种类型的飞机4000架以上,数十个**和地区竞相采购F—16战斗机。
1982年6月9日,以色列空军以F—16战斗机为突击主力,在F—16战斗机的掩护下,仅用6分钟就摧毁了位于叙利亚贝卡谷地的19个“萨姆”—6地空导弹阵地,228枚“萨姆”—6地空导弹全部被击毁。随后,它又与F—15等一起在贝卡空战中创造了击落叙利亚八十多架战斗机,而自己无一损失的奇迹。 F—16“战隼”战斗机装有1门M6lAl型6管航炮,9个武器外挂架。此外,它还采用翼身融合为一的边条翼、使用质量较轻的复合材料、采用静稳定性技术等。
F—117战斗机的机载设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像F—16战斗机的电传操作系统,F—15战斗机的刹车装置和弹射座椅,C—130运输机的环境控制系统等都直接用在了F—117身上。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加快了研制进度,又利于维护使用。
F—117是世界上**种用于实战的隐身战斗机,它隐身性能好,雷达和红外探测装置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F—117的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仅在0.00l平方米到0.01平方米之间,而一般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在3平方米至6平方米以上。这意味着雷达有效地探测到F—117的距离要比其他飞机短得多,F—117可以借此穿过严密的防空雷达网,袭击敌方与后方的目标。
1980年,美国空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组建了第4450大队,并为新飞机征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飞行员几乎全是从战术战斗机部队招来的,条件是飞行员必须要在现有战斗机上**飞行过1000小时以上。由于F—117A是专门用于夜间攻击的飞机,所以飞行员亲切称其为“夜鹰”。
F—117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隐身战斗机。它的主要使命是凭借良好的隐身性能突破敌人防空火力网,摧毁敌人的指挥所、工业目标和交通枢纽。在海湾战争中,F—117逐渐成长为美国空军手中不可或缺的**战斗机。
美国F—14“雄猫”战斗机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专门为满足航空母舰上起降的需求而设计的一款舰载型双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战斗机。F—14可执行防御、截击、打击和侦察任务。
F—14外形
F—14“雄猫”战斗机的变后掠翼与近乎垂直的尾翼使之具有了超酷绝美的造型。飞机的机翼在起飞、低速巡航和着陆时的后掠角为20°,在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大飞行后掠角会自动变至68°,可以把阻力降到*小。
杀手“雄猫”
F—14“雄猫”战斗机主要武器是1门20毫米机炮,备弹675发。该机可挂载近程、中程、远程空对空导弹,包括AIM—9“响尾蛇”近程红外制导导弹、AIM—7“麻雀”中程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AIM—54“不死鸟”远程主动雷达制导导弹。F—14战斗机*多可携带6枚“不死鸟”导弹。
实战经验
F—14“雄猫”战斗机自20世纪后期诞生以来,一直因为它的**的战斗力而备受青睐。
1983年,位于地中海的“独立”号航空母舰上的F—14“雄猫”战斗机,在执行对黎巴嫩海岸的侦察任务中,多次遭到地对空导弹的袭击,然而F—14战斗机总能巧妙躲闪,化险为夷,出色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美国F—105“雷公”战斗机是美国空军有史以来*大的单座单发动机的战斗机。F—105“雷公”战斗机是由美国共和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的。同时F—105战斗机也是美国空军**架超音速战术战斗轰炸机。
F—105是作为F—84后继机发展而成的单座超音速战斗轰炸机。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战略思想是立足于打核战争,这要求战术空军也要具备战术核轰炸能力。因此F—105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战术核攻击,也可外挂常规炸弹,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自卫空战能力。
F—105战斗机装备有AN/ASG—19火控系统,R—14A单脉冲搜索瞄准雷达,AN/ASO—37通信、识别、导航系统,AN/ARW—73“小斗犬”导弹控制发射机,AN/APS—54雷达警戒系统,AN/APN—131“多普勒”导航系统,AN/APX—37敌我识别系统,AN/ARN—61仪表着陆系统,ANARN—62“塔康”导航系统,AN/ARN—48无线电罗盘,AN/ARC—70通讯设备,AN/ORc—160电子干扰机等先进设备。F—105机身可以配备1门20毫米的6管机炮,备弹1029发。弹舱内可载l枚1000千克的炸弹或4枚110千克的核弹。翼下有4个挂架,机腹下1个挂架,可按各方案携带核弹和常规炸弹、4枚AGM—12“小斗犬”空地导弹或4枚AIM—9空空导弹。
F—104超音速轻型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于1951年开始设计研制的。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但因其航程短、载弹量小而未被列入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的行列。
F—104主要型别有A、C、G、J、S等。共生产近2 000架。1958年洛克希德公司对F—104C的机体结构重新进行设计,提高了机体的结构强度,改进了机载设备,研制成多用途战斗机F一104G。
F—104战斗机于1955年4月便达到飞行速度2 488千米/时,后成为20世纪60年代世界三大高性能战斗机之一。
F—100“**佩刀”战斗机于1949年9月开始装备部队。F—100“**佩刀”战斗机是世界上**种具有超音速平飞能力的喷气式战斗机,主要型别有:A、C、D、F等。各型总计生产两千三百五十多架。使用**有美国、法国、土耳其、丹麦等。
美国空军使用的**种超音速飞机是北美“**佩刀”战斗机,它的设计得到了美国空军的支持,*初研制这种飞机时称做“佩刀一45”计划。后来F—100成为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主要机型之一。1956年,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换装F—100"**佩刀”战斗机,成为**支装备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表演队。该机型“雷鸟”一直使用了13年。
F—100采用后掠45°的大展弦比低单翼。全机采用整体结构、抗扭性能好,进气口设在机头,为扁圆形。水泡形座舱盖后有一条机脊一直通到垂尾。P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