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化记忆理论读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化记忆理论读本

  • 作者:冯亚琳 (德)埃尔 余传玲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98155
  •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01日
  • 页数:315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学和历史人类学框架下的“文化记忆”(das kulturellegedchtnis)研究在德国蓬勃展开。文化学对“记忆“的研究不是从神经学或者脑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的,而是将记忆看成是一个和文化、历史等范畴紧密相连的概念,它以关于集体起源的神话以及与现在有**距离的历史事件为记忆对象,目的是要论证集体的现状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巩固集体的主体同一性的目的;它的传承遵循着特定而严格的形式,有自己的符号系统或者演示方式,如文字、图片和仪式等;由于其对集体的主体同一性起着极其重要作用,所以存储和传播都会受到严格控制,对这一控制权的掌握一方面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权力。
    《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分三部分:**编基础理论涉及“文化记忆”的学术演进和关联概念;第二编展示由记忆理论**出的视角和问题,包括“记忆作为文化学的核心概念”、“什么是文化文本?”“回忆的真实性?”、“论回忆的隐喻”等;第三编讨论文学文本是如何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的。编选宗旨力图在展现发展脉络的同时又反映国外尤其是德国文化记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目录
    前言
    **编 基础理论
    文化记忆〔德〕扬?阿斯曼
    昨日重现——媒介与社会记忆〔德〕阿莱达?阿斯曼扬?阿斯曼
    记忆的三个维度:神经维度、社会维度、文化维度〔德〕阿莱达?阿斯曼
    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法〕莫里斯?��布瓦赫
    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法〕莫里斯?哈布瓦赫
    历史与记忆之间:记忆场〔法〕皮埃尔? 诺拉
    第二编 问题与视角
    记忆作为文化学的核心概念〔德〕阿莱达?阿斯曼
    什么是文化文本?〔德〕阿莱达?阿斯曼
    回忆的真实性〔德〕阿莱达?阿斯曼
    论回忆的隐喻〔德〕阿莱达?阿斯曼
    德国受害者叙事〔德〕阿莱达?阿斯曼
    犹太人徐斯〔德〕奈阿迈?谢菲
    第三编 文化记忆与文学
    文学研究的记忆纲领:概述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安斯加尔?纽宁
    文学作为集体记忆的媒介〔德〕阿斯特莉特?埃尔
    20世纪20年代文学作品和记忆文化中的**次世界大战 〔德〕阿斯特莉特?埃尔
    互文性〔德〕奥利弗?沙伊丁
    回忆的模仿〔德〕米切尔?巴斯勒 多罗塞?贝克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