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方能被贯彻
他山之石:与其让别人变聪明,不如让自己变简单
**七套有档节目,叫《乡约》,已经十年了,依然在不断改进,活力无限。在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的电视圈,这么有生命力的节目为数不多。制片人肖东坡先生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每每和他聊天,都能一下子就把我点亮了。
有一次,他跟我说:“我很感激我组里的一个笨孩子。”
我奇怪了,问:“为什么?”
他说:“别人都能做好的,他总是无法做到,理由还一大堆,弄得我特别生气,常常为此发火。一次他顶嘴说,‘不是我太笨,是你要求太高,太难做到!’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很久。
“我仔细反思了一下各个节目环节的设置。的确,一个节目有五六个环节、七八个亮点,加上大量的外景采集拍摄,很考验编导的功力和素质。于是我就想,我无法短期内提升和培养��批好的编导,但可以让环节和内容减少,让执行变得容易,这样他们就更容易圆满地完成任务了。如此一来,他们的工作成就感会增加。而任务聚焦后,**突出,节目反而会更好看,这岂不是皆大欢喜?
“他的迟钝,促使了我改版的决心!
“节目就变成了你现在所看到的样子,简化到三个环节,一个主访嘉宾贯穿**,每个环节就突出介绍几个关键词,主题更加突出。编导们的工作量减少了,观众看得更津津有味了。我们想要更有执行力的*有效方法,不是把别人的能力变得多元、强悍,而是把自己的要求变得简单容易!
“现在,我对那个笨孩子充满了感激,因为是他带给了我提高绩效的灵感。
“日后,每每我发现一样事情在推行的时候有阻力,就会反过来问自己,有没有更容易还能把这事办得更漂亮的方法?
“再棒的创意,如果不能被简单普遍地执行,它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他在飞机上跟我讲的这个心得,让我沉思了很久。眼前一下子跳出很多哀怨的脸,我想起了我的那些曾经怨声载道的员工,和那些快把我累死的日子。
自我经历:越复杂越容易事倍功半
以前,我一直把执行力不足怪罪于现今职场新人的勤奋度不够、敬业心不足,但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我老拿要求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认定唯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帮助他们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我忘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脱颖而出,也并非每个人都有意愿脱颖而出。
一个员工曾跟我说:“客户都已经通过了的东西,你却仍不断要求我们改,但其实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你所谓的更美很可能也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但那每一点点的提升都意味着我们今天又要加班。”
过去我从未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正是我这种对出品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我们赢得了尊重。但经肖老师这么一提点,我立马明白了。我可以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但非要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在公司拿着微薄薪资顶着巨大压力的普通员工,这会让大家的不满意率不断**。
虽然熬过来的小朋友日后的确非常有竞争力,但如果大部分的人都熬不过去或者不想受这种煎熬,公司人员流动频繁,必然造成核心竞争力和执行能力的下降。身为领导的我,不断培养新人,疲惫不堪,常常挽起袖子亲身上阵不说,内心也常常会觉得沮丧。
若我当年早点听到这番话,更智慧地重新梳理我们的提案程序和过案标准,让一切更简单,让员工更容易获得赞美,那么他们的效率会提高很多,也会更有热情地去应对客户。
其实从客户需求来讲,只要把握好了核心需求,越是简单的提案,越能被**执行,并在多个城市复制。越来越多的案例向我们揭示:简单有效的创意力+整齐划一稳定的执行力,远比华丽复杂的创意+困难重重的执行方案受欢迎。
简单方能被贯彻。
从综合绩效考虑,当年的我是一个好的出品人,却不是一个太能体谅人的好老板。现在也仍不是,所以,我一直备受争议,没能获得大家的广泛支持。
我用惨痛的教训总结出了这么一条自我营销的兵法:
凡是能广为流传、备受赞誉的营销,一定是让人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响应、就可以达成目标,并且就可以得到赞美的。
自我营销是对待营销的自己有要求,而不是对被服务的他人有要求。你的理念越简单,越容易被执行,就越容易被大家接受,大家就越愿意去响应。人多力量大,事情办成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你也就越受欢迎。
化繁为简是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