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捕捉儿童敏感期(珍藏版)

  • 作者:孙瑞雪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9787512705739
  •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01日
  • 页数:24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有多少父母知道,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为什么总爱玩水,经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为什么总是把桶呀、瓢啊往头上套;为什么总是往桌子下衣柜里钻……吃手、扔东西、钻洞洞、“打”人、说“不”……你是帮助了他,还是遏制了他?
    孩子以上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学习——由生命的内在驱动的对与外界环境和生命本身的学习!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中外教育史上,这是**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文章节选
    第1章 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出生,敏感期就开始啦
    主人公:畅畅,0~4岁
    世界就是味道
    畅畅是冬天出生的。出生后四十几天,孙(瑞雪)院长来看畅畅。观察了一会儿,她说:“晓晶,你看畅畅在做什么?”只见他抬起手臂使劲往嘴边送,一次、两次、三次……都没成功,畅畅懊恼地“哼哼”着。
    孙院长说:“他用手的敏感期来了。这种状况应该稍稍支持一下孩子,否则他会有挫败感。”畅畅努力了几下后,我们帮他把手送到口里,他立刻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真神奇!
    孙院长说畅畅的衣袖过长,棉袄太厚重,手不容易够到口。我们马上给孩子换了衣服。几天后,畅畅终于能顺利地把手送到口里了。
    **天过去,畅畅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用口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百天的时候他开始频繁吃手指,几乎整天小手都在口里。吃完大拇指再吃食指,有时甚至把整个拳头塞进口里。
    到会用手抓东西时,到手的东西必然要送到嘴里进行“检验”,畅畅口的敏感期延续了很久,家人、朋友甚至不认识的人看到他这样都会忍不住制止,每逢这时他就痛苦得又哭又喊。幸运的是我明白这一切,我会在畅畅“工作”的时候劝说大家不打扰他。
    然后畅畅开始咬东西,见什么咬什么,把玩具咬得“嘎嘎”响。接着就是咀嚼、吞咽,再后来就开始吸饮料管,吃固体食物,还逐渐地学着发音。
    有时我真担心。比如他要尝瓜子皮、栗子皮,咬笔帽,我总担心他咽下去造成险情,但又不敢阻止,怕影响他的学习过程,只能在旁边提心吊胆地看。但每一次他都会原封不动吐出来。有一次他吃了一口带皮的苹果,居然把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吃了,真令人惊讶!
    这一年里,我对那句教育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孩子初始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李晓晶畅畅妈妈)
    *孙瑞雪:
    婴儿在喝过糖水后会拒绝喝白水。小狗崽也是这样。很显然,婴儿和小狗崽都会用口来品尝味道。
    但是,婴儿用口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婴儿用口认识自身之外的各种事物和世界,也用口唤醒自己的身体,包括手和脚。
    在*早,口全方位地被使用和自我训练,以便健全口的功能,口里什么都放,放到塞不下为止,再吐出。不仅如此,同时口还肩负着发现这个世界的工作,连“软”与“硬”这样抽象一点的概念,幼儿也都用口来认识。幼儿喜欢用口来分辨,打开一个食品包,吃一口放下,再开另一包,再吃一口……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几盒不同的巧克力,几种不同口味的果冻,都被孩子们打开了,吃一口这个,再吃一口那个。而成人的想法是:“吃完这一个,再吃那一个。”成人仅仅把它理解为吃,按计划地吃,并关注节约。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价值观念。孩子吃的目的是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自我,这是一个生命系统的价值观。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生命的建构和内心的需求就会受损和不断地挣扎。
    通过口而健全口的机制,通过口来认识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岁以后,只不过0~6岁,尤其0~2岁是婴儿高度把注意力放在开发和使用口上。再大一些,满足口的需求依然是一种心理的需求,却常常表现在玩了,还不能是一个完满的结束,玩了,吃了,才会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这个特点成人容易看到。随着其他敏感期的到来,通过口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线了。 ……
    目录
    **章:4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妞妞(0岁-4岁)
    畅畅(0岁-4岁)
    贝贝(1岁-3岁)
    缇缇(2岁半-5岁)
    第二章:0岁—2岁半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 ,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 、认识世界。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且有秩序的环境。
    模仿——*早表现 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强烈。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1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沙和孩子们的成长(孙瑞雪)
    第三章:2岁半—3岁
    建立概念——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20多个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自我的诞生(孙瑞雪)
    第四章:3岁—4岁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追求**——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的追求。执拗和追求**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沙锅问到底。
    ……
    第五章:4岁—5岁
    第六章:5岁—6岁
    第七章:6岁以上
    第八章:看看身边的孩子
    第九章:孩子应该怎样学习——孙瑞雪和薛梅的对谈
    我要感谢(孙瑞雪)
    编辑推荐语
    21世纪*具影响力的本土原创早教经典,累计**突破60万册!
    中外教育史上**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
    **千万个父母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
    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出内在的生命力。
    当当网五星畅销书,读者热评35543条。 全新增订第二版**:捕捉儿童敏感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