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二。一三卷》说明
一、原文
魏征等唐初大臣辑录《群书治要》(以���简称《治要》)所依据的六十六部原著,均为贞观以前的古籍经典,这些古籍经典在唐之后的千余年,经过官方、学者的多次点校、勘误、整理,故与当今出版的相应典籍存有差异。比如《论语》中,现今众所周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治要》辑录的《论语》,则是“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这是《治要》值得重视的又一文化价值,它保留了唐初古籍善本的原貌。
《群书治要》一书现存原版,有公元十三世纪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将军北条实时(亦称金泽实时)藏于其金泽文库的抄本,简称“金泽文库本”;日本元和二年(公元一六一六年)铜活字印本骏河版,简称“元和本”;日本天明元年(公元一七八一年)起校勘,天明六年(公元一七八六年)告成,重印流通,简称“天明本”;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曾经在日本天明本的基础上校勘重排出版,简称“商务本”。元和、天明本目录中,共计六十五部典籍,而金泽文库本卷四十六另有《时务论》一篇,内容则是元和、天明本卷四十八《体论》的*后两段,故《治要》采纳的典籍实为六十六部。而全书流传至今,已缺卷四春秋左氏传上、卷十三汉书一、卷二十汉书八。我们选编《群书治要360二o一三卷》时,为弥补此缺憾,故从《治要》相关典籍原文前后,节录了若干精彩片段。
我们选编《群书治要360二O一三卷》所摘录的三百六十条经句,全部依照《治要》原文,同时抄录其中的小注,并抄录了天明本页眉处的校勘文字,同时也参考了商务本所作的校勘。
《治要》对六十六种典籍的采录,并非仅以删节处理,而是摘录其要。如对《礼运大同篇》,《治要》浓缩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若读者欲深人了解六十六部典籍,仍需阅读典籍全文。
……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