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的教育理想和实践
一 反思文化传统
二 留学不要学位
三 指责教育崩溃
四 讨论教育改革
五 反对尊孔读经
七 代理北大校长
八 出任台大校长
九 制定八字校训
十 三大教育理想
十一 检讨学校制度
十二 归骨于田横之岛
●潘光旦与自由主义教育
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二 为什么教授会成为“学问之大敌”?
三 教师为什么需要宁静?
四 教授为什么不能像明星一样?
五 如今的孩子为什么让人放心不下?
六 学校为什么要放假?
七 为什么要提倡学生自治?
八 自由、民主与教育的关系
九 教育为什么不是训练?
十 为什么宣传不是教育?
十一 为什么听话不一定是好孩子?
十二 为什么说中国文明处于停滞状态?
十三 学者为什么要关心政治?
十四 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陶行知的民主思想和教育人生
一 投身于教育事业
二 对于教育的理解
三 对于学校的认识
四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五 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六 创办晓庄师范
七 如何学习做人
八 致力于乡村教育
九 讨论恋爱问题
十 反对会考杀人
十一 提倡科学创造
●叶圣陶与中小学教育
一 早年教学生涯
二 反思小学教育
三 分析教育误区
四 批判教育制度
五 主张教育改革
六 关注教师修养
七 强调父母责任
八 思考教育真谛
九 提倡主动学习
十 反对科举精神
十一 批评应试教育
十二 一个生动的比喻
●陈鹤琴与家庭教育
一 儿童心理的七个特点
二 教育孩子的十条原则
三 儿童的游戏与玩具的标准
四 如何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五 合格父母的八个准则
六 培养待人接物的好品格
七 孩子错了怎么办
八 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
九 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念
●舒新城与道尔顿制
一 班级制与道尔顿制
二 道尔顿制的优点和原则
三 舒新城的早年经历
四 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五 舒新城推广道尔顿制
六 帕女士来华访问
●附编:关于通才教育
一 美国的通才教育
二 通才教育的倡导者梅贻琦
三 通才教育的推动者潘光旦
四 清华园里的一场讨论
五 冯友兰的相关演说
六 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
七 吴大猷谈通才教育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