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奋斗还有红利吗?读透新政治、悟透新常态、掌握新秩序。从大秩序中寻找机会,在大趋势中把握将来)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奋斗还有红利吗?读透新政治、悟透新常态、掌握新秩序。从大秩序中寻找机会,在大趋势中把握将来) 

  • 作者:林毅夫 俞可平 郑永年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977690
  •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01日
  • 页数:254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精英解读——
    ¤ 改革新红利如何释放?
    ¤ 热钱涌来,财富如何保值?
    ¤ 传统行业还能撑多久?新行业一定有机会吗?
    ¤ 旧秩序瓦解,传统行业衰落,财富新大陆在哪里?
    ¤ 哪些领域有前景?哪些精英值得追随?何种机遇值得把握?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奋斗还有红利吗?读透新政治、悟透新常态、掌握新秩序。从大秩序中寻找机会,在大趋势中把握将来)&nbsp_林毅夫 俞可平 郑永年 等_江苏文艺出��社_
    文章节选
    中国改革*大的风险是不改革
    郑永年

    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更涉及到其他层面的问题,以及法律层面的问题。我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谈一点我的看法。
    中国改革*大的风险是不改革,是没有重大的改革。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风险——影子银行也好,地方债务也好,房地产泡沫也好——都是不改革的产物。这些风险都需要通过改革进行克服。现在,**层面都在呼吁改革,如果缺了地方、企业、社会的参与,大家对改革还是无动于衷。我*近调研了很多地方的改革执行的问题。原来改革的顶层设计下面就是执行。为什么担心中国下一步风险还是来自不改革的局面呢?这不是理论问题,是基于我的实际观察。这里面有几个矛盾:
    **,权力集中与改革之间的矛盾。现在的改革需要权力集中,既得利益很大,如果权力不集中,很难克服它的既得利益。但是权力集中也会对改革产生负面的影响,80年代、90年代的改革,都是通过分权进行的,现在一集权,权力集中,改革就产生矛盾了。我发现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会说:权力都在你的手里面,你去做事情吧,我等着。从分权的改革,转向集权的改革,需要领导干部做一些调整。正像李克强总理说的,对大部分的官员,它还是需要这个列权(音),还是需要大家调整。
    第二,反腐败与改革之间的矛盾。中国腐败很严重,如果腐败继续严重下去,就会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影响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好的改革也没用。政府现在推出的很多改革方案都很好,但是缺少社会的信任,大家都觉得很麻烦。现在,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我发现各个地方,尤其是一些司局级以上的干部,整天都很担心。改革涉及很多人的相关利益,你要去改革,很多人会找你茬,挖你老底。甚至有个别省份为了反腐败、搞清廉,开始搞负面清单,规定领导干部不能做什么事情。
    但是改革是要干活的,负面清单太长了,个别省份甚至规定,省委书记、省长等主要领导干部不能管人事、不要管财政、不要管重大的项目。廉政当然很重要,但是作为**行政人员,就要履行职责,你不干活,保持清廉,这不算你的本事。站在好的位置又不履行职责,保持名义上的清廉,这是另外一种变相的腐败。改革需要人来推动。
    第三,我们的改革主体还不是很明确。**政府是顶层设计的主体,也是改革主体,**层面在很多方面比如说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需要做很多事情;但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政府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的主体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社会?现在,我们说改革要宣传,纵观中国历史,通过宣讲成功改革的可能不多。80年代的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90年代的民营化的改革,根本不需要宣讲,**没动起来,地方已经动起来了,这样的改革才是有效的。我们强调改革顶层设计,一定要把地方、企业和社会改革的主体的动力结合起来。
    *后一点,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改革跟社会几代之间的矛盾。三中全会出现以后,几百条事项要改革,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中国社会对改革——尤其是结构性的改革,已经越来越没耐心。以前的分权改革,不知道谁负责任;现在集权改革,大家都知道谁要负责任。如果中国改革两三年内不出成果,中国的社会压力会很大。现在,进行改革的国际环境并不好,比如乌克兰,各个方面都在激进化。改革必需要找到突破口,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几百点一起推进。同时,突破口要考虑经济的增长,更需要老百姓的得到确确实实的好处,如果老百姓得不到好处,越激进、越改革,这个社会越不稳定。社会改革还是比经济改革更重要!
    目录
    第 1 章 未来大秩序
    中国需要“釜底抽薪”的改革 林毅夫
    官民空间和政策的四种可能性 俞可平
    中国改革*大的风险是不改革 郑永年
    政府行动计划的幸福与尊严 俞可平
    第 2 章 忧患政府
    市场的精神 林毅夫 张维迎
    中国从忧患里走来 周玮生
    地方政府、企业和中国的制度创新 郑永年
    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林毅夫
    第 3 章 改革新常态
    中国要如何实现军事发展? 郑永年
    当代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郑永年
    中国反腐败运动的新政治意涵 郑永年
    第 4 章 海外之险
    俄罗斯住房改革对中国的意义 尹斌
    抓住海外并购的战略机遇 隆国强
    扩大货币互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自力更生 郭生祥
    西方货币国际化依靠的是制度基础 陈志武
    第 5 章 操作世界的华尔街精英
    为国际化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开辟道路 王辉耀
    经济全球化,中国劳力如何迈好国际化之路? 胡伟略
    为了中国,**精英须留在华尔街 裔锦声
    第 6 章 海外侧目的中国新移民潮
    有一大波“中国人”正在靠近 王辉耀
    一场特殊的战争 王辉耀
    跨国流动的经济大移民 王辉耀
    第 7 章 全球化资源争夺战
    影响世界格局的移民潮 王辉耀
    改革移民制度的大趋势 王辉耀
    不同类别的经济移民制度 王辉耀
    民营智库:一支*接地气的思想力量 王辉耀
    投资移民和资本战争 王辉耀
    附录
    新道家是中国的软实力 赵启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