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世界顶尖未来学家,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3年度中国政���“友谊奖”得主约翰?奈斯比特扛鼎之作 世界进入中场时间,谁能洞悉未来,因势利导,扭转乾坤?)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世界顶尖未来学家,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约翰?奈斯比特扛鼎之作 世界进入中场时间,谁能洞悉未来,因势利导,扭转乾坤?)

  • 作者: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11765
  • 出版日期:2015年02月01日
  • 页数:320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正如足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间,球员们会回头审视自己上半场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制定出下半场的*佳战术,如今,创造世界新秩序的赛事也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了。
    以中国为首的南环经济带正**着一场全球性的大变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的新发展机遇。本书关注的是未来几十年国际社会将发生的深刻变化,具体阐释了全球新动能的释放、经济新驱动力的觉醒、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经济影响力的盛衰,揭示了以西方为**的世界如何转���成为一个多**的世界。 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世界**未来学家,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约翰?奈斯比特扛鼎之作 世界进入中场时间,谁能洞悉未来,因势利导,扭转乾坤?)_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_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_
    文章节选
    导言
    洞悉未来,因势利导
    2014年5月,我们从奥地利的维也纳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去。两段航程,先飞10小时,在北京转机之后,再飞13小时,我们就从地球的一端飞到了另外一端。那里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模样。从南半球的天空飞过,太阳的运行轨迹是从右向左的,而不是从北半球看到的从左向右。南半球的暴风雨是顺时针旋转的,而北半球则是逆时针。从地理上来讲,世界完全颠倒了。“对我们而言,远东其实是近东。”我们同在首尔参加会议时,澳大利亚前首相保罗基廷(Paul Keating)在进餐过程中如是说道。如今,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话中真意。
    看问题的视角稍加改变,对问题的看法也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要熟悉陌生的东西,通常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尽管有人会认为像我们这样的“美国-奥地利夫妻档”(澳大利亚媒体对我们的称呼)彼此之间不会存在什么文化差异问题,但其实各自的文化背景确实在我们身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记。约翰是**代美国人,在美国西部犹他州的一个农场里长大,这个农场属于一个叫格兰伍德的小村庄,整个村庄大约有200人左右。多丽丝出生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旁的巴德依舍小镇,这里是哈布斯堡**夏季避暑的地方,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有80%的居民赞成君主政体。
    不同的成长背景造就了我们。1994年9月14日,我们在奥地利举办的一场年度媒体大会中相遇。在此之前,我们的人生轨迹迥然不同。随后,我们开始了作者和编辑之间的合作工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彼此的差异并未分化我们,反而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在私下里,还是在工作中。美式乐观主义总是遭遇欧式怀疑主义:“只管去做”总是碰上“要是……该怎么办呢”。
    当我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总是充满探索精神,每天都兴致勃勃地想要学习新的东西。要研究全球性问题就必须理解不同的立场,随时愿意抛开固有的思维定式,并用新的思维方式取代固有的思维定式。对我们而言,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旅程。我们从不编造故事,只是把我们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而已,即使我们看到的东西就像澳大利亚顺时针旋转的暴风雨一样跟我们以往的认知完全相左。而且,我们并不强求自己的看法总是正确的。也许有些人对世界大势的看法与我们的观察并不一致;也许有些人并不认同我们得出的结论。而我们也并不总是喜欢我们看到的东西,但是,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力图做到诚实。
    生命历程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
    那些显然会带来好处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对固有的做法和条件产生的影响越大,变化就越让人难以接受。而且,我们对当前情况的认识会受到过去经验的制约,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自生长环境的制约。人们会透过时间、空间和教育这三个滤镜来观察世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让人们真正认识并接受重大历史性转变是需要时间的。
    有些美国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生活的国度,对此,许多欧洲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自然,对这些美国人而言,美国的国**就是其认识疆域的外沿。同为美国人,大家的世界观却不尽相同。决定世界观的因素有生存环境、受教育程度,甚至是肤色等。在奥地利,有些媒体工作者甚至也会从奥地利人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所以他们经常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其实奥地利这个**的人口数量还不如中国许多城市一个区的人口多。虚拟世界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在那里,每个用户都以自我为**,千头万绪都在这个点上交汇和分野。
    一个人走过的地方越多,就越有可能随着世界的改变而及时调整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深度走进中国的人,对这个**的认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我们深有感触。人们并不会围绕同一个**来创造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原本就千差万别,这些看法根植于过去,却又能够辐射到未来。而作为社区、城市、省份还有**一分子的我和你,正是世界这张大拼图中的小小一块。这张拼图上众多小块位置的改变释放出了清晰的信号,昭示着大变革的到来。
    西方世界的崛起
    各大洲的霸权势力、强国和知识**都能够在其国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直至今天,《德国民法典》(Buergerliches Gesetzbuch)还是以19世纪的法理为基础的,而这些法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法典。古希腊孕育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经典哲学,而被奉为民主、《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诗歌艺术发源地。时至**,古雅典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欧洲的罗马帝国、非洲的库施王国和古埃及文明、中国的春秋五霸和大周朝、南美大陆的印加、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都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所有这些强权势力的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无法与今天的欧洲和美国——也就是西方主流社会相匹敌。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所向披靡,极大地影响了各大洲的本土文化。西方服饰、西方音乐、西方商业模式、西方发明从西方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样的日子久了,面对其他**的人时,西方人就开始有优越感了。他们自诩道德权威,本着以西方为**的世界观来制定各种通用标准,并以此为准绳来评判这个世界。
    我们相信,这个时代马上就要终结了。
    从以西方为**到多**世界观
    我们认为西方的全球权威地位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了;西方世界观也不再被认为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全世界各地的新兴经济体在不断挑战其权威,并制定自己的标准。考察新兴经济体的地理分布状况,就会发现它们绕地球的南方围成了一条圆环状,我们把这条圆环状的经济带称为“南环经济带”。
    如今,西方霸权已是四面楚歌。西方正在逐渐丧失经济强势地位,与此同时,它所鼓吹的靠民主和自由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也逐渐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新生的各种力量正在改变着世界格局。西方的**地位逐渐式微,让位于多**格局。如今,设定国际事务新基调的是那些新兴**,甚至是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城市和城市群。这是一场“伟大的开放”,以海纳百川之姿推进思想、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假以时日,其合力必将催生出新的执政模式。大变革的主力干将将是南环经济带的**和城市,他们将在未来几十年间重塑这个世界。
    15世纪霸权的衰落
    很可能是在21世纪的**个十年,西方世界才**次意识到自己的优越感不再那么明显了。在亚洲,中国正在从新兴经济体转变为全球经济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在许多拉丁美洲**,市场经济改革还有军政府、军事独裁以及左翼专政阵营的倒台都开始初见成效。尽管非洲还受到贪污腐败和执政能力偏低等问题的困扰,新一代非洲人已经开始寻求那些多年来被忽视了的优良品质: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世界大气候正自下而上发生改变。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也得到了越来越热烈的响应。改革呼声针对的不仅仅是他们本国内的弊端,也包含了终结西方家长作风的呼吁。这种情绪在中国逐渐高涨,并蔓延到了全世界各新兴经济体。我们发现,今天发生的一切与五个世纪前撼动天主教廷统治地位的宗教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
    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信徒都清楚地记得,2017年是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威腾堡大教堂的门廊上张贴抗议大纲五百周年。个体行为竟然引发了一场雪崩,很快就推翻了旧的世界观并动摇了当时*强的一股势力——天主教会的根本。这是历史的转折点,真正意义上的赛场洗牌。天主教以地心说为基础的世界观被迫让位于日心说,而科学也终于摆脱了上千年的宗教教义的桎梏。天主教廷的霸权似乎是一夕之间就土崩瓦解了,但是,如果不是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霸权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被终结。
    天主教的崛起还要追溯到1700年前,继承罗马帝国皇位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成为罗马帝国**位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君主。自此,罗马摒弃多神教,转而推崇信仰一神的基督教。而君士坦丁大帝也借此为自己的皇权正名:上帝是天堂**的统治者,而他,君士坦丁大帝则是人世间这个上帝保佑着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至此,作为**合法宗教的天主教廷正式开始与**沆瀣一气。双方狼狈为奸,相互勾结,以保护双方的共同利益。不平等也就变成了上帝的旨意,也形成了神职人员、**和农民自上而下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每个**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都有自己的法庭。
    那时候,传染病、瘟疫流行,死亡率很高,孤陋寡闻的民众渴望来生得到救赎。而慰藉的**来源就是教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应为教众服务的天主教廷的许多分支却退化成为借助教众的需求变相牟利的机构,通往天堂的大门上挂着价格标签。直到15世纪情况才开始改变。
    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变革的先驱,它推动了以神为本的世界观向以人为本的世界观的转变。这场变革不断发展壮大,*终打破了这片大陆僵化的社会结构。而促成这场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教育。一场发源于意大利北部的强有力的文化和教育运动席卷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转变始于质疑和怀疑、寻求替代方案的努力、思维模式的改变和不同于以往根深蒂固观念的看法。教育支撑了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并解放了人们的头脑。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各行各业的许多人获得过上小康生活的机遇,城市也因此而日渐繁荣。掌握在教会手中的教育权和它的经济实力是天主教廷霸权的两大支柱,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壮大,受教育的权利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古登堡印刷术——15世纪的互联网
    在平民能够获得书籍之前,教会和神职人员是**能够阅读和解释《圣经》的人,而记载上帝言行的《圣经》则是教廷权威的基础。1446年,古登堡发明的机械活字印刷机给欧洲的出版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此之前,书籍非常罕见,也很昂贵。高等教育的权力掌握在教会手中,而且是由教会控制的,非主流观念的传播是非常受限的。
    古登堡的发明将知识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印刷活动因它而高度活跃,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渴望。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起步于德国美因茨一家小小印刷厂的印刷业就发展成在欧洲270座城市都设有印刷厂的大产业。到了这项技术发明出来50年之后的1500年,仅仅西欧的印刷厂就生产出了超过2,000万册图书。人们现在可以读到用自己的母语写成的《圣经》了——这在几十年前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非但如此,印刷技术的进步还直接引发了一场媒体革命。所谓的单页印刷品,也就是报纸的前身,很快就进入了市场。许多这样的印刷品上印着讽刺道德败坏的僧侣和神职人员的漫画。
    与此同时,持续的城市化进程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也使得思想和观念能够很快在足够多的群众中传播。跟所有其他翻天覆地的转变一样,这场变革也终于迎来了它的临界点。
    **霸权走向末路
    马丁路德到底是不是真的于1517年10月31日在威腾堡教堂的门廊里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呢?对此,历史学家们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九十五条论纲确实是被撰写并发表了出来。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表达了人们对持续了几个世纪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不满,论纲提出了人们对教会腐败无能的强烈愤慨。一个始料未及的后果就是,欧洲因此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奠定了后世西方世界(也就是今天的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基础。
    今天的世界,没有马丁路德在通往全球**的门廊上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改革的呼声是自下而上不断回响的,互联网将人与人的交流推向了一个新水平。跨越了边**的交流将数百万人连接在一起,构成当今时代的无界媒体——社交网络。古登堡在15世纪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得各种思潮得以传播;21世纪的互联网则传播并整合了数百万个声音所喊出的一个共同主题:修复和改革。人们愤怒并急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在这场经济进步的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大约五百年前,不同的**是不平等的,**、神职人员和平民,壁垒分明,无法实现人人平等。
    宗教改革的的初步胜利破除了教会在教育以及自然科学阐释等方面**权威的地位。在打破了这层桎梏之后,科学发现、发明和创新成果开始不断涌现。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促进了新观念的产生,确保了可持续的发展,并为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制胜法宝——“双E”:教育和经济
    尽管不如马丁路德出名,法国神学家和牧师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也极大影响了西方后来的发展方向。他的教诲改变了欧洲人的道德观和工作伦理。人们不再追求到天堂去积累财富,反而开始推崇勤劳致富。钻研学问的过程不但推动了经济发展,还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雄心壮志和勤奋工作的意愿成为旧大陆以及后来的美洲新大陆飞速发展的驱动力。
    “双E”在21世纪
    我们经常被问及如何判断一个**发展潜力的问题。答案很简单:考察该国的教育体系。这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帮助公民独立进行政治选择和决策的重要手段。
    一旦教会失去了教育监护人的地位,其垄断地位也就无以为继了。
    大部分不发达**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基础薄弱,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贫穷不是天定的。如今,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早就超出了意识形态,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每个**的首要任务。教育是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就是“双E”:教育(Education</sp
    目录
    导 言 洞悉未来,因势利导 // 001
    **章 南环经济带:由新兴经济体成长为世
    界级选手
    南环经济带重塑21 世纪世界格局 // 020
    数字化的作用 // 023
    变化中的消费格局 // 028
    经过而不是着陆 // 035
    新的目的地:非洲 // 036
    目的地:奥地利 // 038
    南环经济带:商务目的地 // 040
    *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 // 046
    非洲 // 048
    拉丁美洲 // 073
    亚洲 // 093
    第二章 亚非拉:新经济联盟和新国际组织
    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变局 // 122
    同一信念,同一身份,同一共同体 // 124
    打破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 // 126
    世界经济**正在向发展中的南方迁移 // 127
    中国对开放型世界经济模型的设想 // 128
    中阿关系的重生——丝绸之路精神 // 130
    中国- 非洲- 拉丁美洲三角 // 131
    中国- 非洲:当代的“郑和下西洋” // 133
    中国无意向非洲出口其政治模式 // 135
    西方彻头彻尾的双重标准 // 136
    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方向:奋发有为 // 140
    中国走在前面,而印度在努力追赶 // 143
    中国- 拉丁美洲 // 145
    中国在大局观的框架内实施联盟战略 // 147
    中拉关系变得愈加紧密 // 148
    中国媒体进军拉美 // 149
    古巴对外开放 // 150
    拉美经济体之间贸易自由化的突破性进展 // 153
    拉美- 非洲 // 154
    美国光说不练,而中国已经开始行动了 // 156
    改变格局的新生力量:美国复兴和发展的五大机遇 // 159
    世界金融构架变革:选择新路线图吗? // 160
    新兴经济体正在逐步从西方的监控中解放出来 // 162
    第三章 中国:扭转乾坤
    中国:更全球化也更中国 // 168
    中国国内格局的改变 // 169
    两个世界之间 // 170
    中国改变世界格局 // 173
    中国:改变非洲格局 // 176
    任何地区都不忽视:中国、北冰洋和南极洲 // 177
    中国与东南亚:从黄金十年到钻石十年 // 178
    中国的“新丝绸之路” // 181
    中国- 欧洲:日贸易额十亿美元 // 184
    中国会奖励盟友,也会惩罚对自己怀有敌意的** // 185
    中国和美国:逐渐适应新角色 // 185
    全球经济大变局 // 187
    国际舞台聚光灯下的中国企业家 // 191
    中国,改变全球研究与开发格局 // 194
    中国:美国互联网公司的噩梦? // 196
    商业模式迁移方向逆转 // 198
    中国梦:**愿景和个人理想 // 199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新角色 // 200
    第四章 治理:执政环境持续改变
    意识形态**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206
    洒泪挥别西方优越论 // 208
    以欧洲为**的世界观是西方优越感的基础 // 208
    民主的根本原则是人民当家做主 // 209
    全球动态以及错失的机遇 // 211
    西方治理陋习:遇到问题就踢皮球 // 215
    西方民主寻求无痛解决方案 // 215
    中场休息:战局会被彻底扭转吗? // 217
    面对现实 // 217
    在新格局下运作 // 225
    致力于解决国内矛盾 // 226
    适应大变革 // 228
    中国:南环经济带的榜样 // 230
    中国变革的支柱 // 231
    民主需要发展,而不仅仅是推行 // 233
    在与中国有关的报道中,西方习惯性挥舞着红黄牌 // 234
    网络民主就像威腾堡教堂的大门 // 235
    西方人热衷于创建各种委员会,而中国人则相信反复实验 // 237
    西方承担不起误读中国的代价 // 238
    “阿拉伯之春” // 239
    建立在共识而不是对抗基础之上的土耳其 // 242
    实验纪事 // 246
    新加坡:用一代人的时间实现经济转型 // 250
    非洲**经济上逐渐恢复元气,政治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 252
    印度新总理莫迪无暇“度蜜月” // 255
    到底会是印度还是中国——一个笑话 // 256
    中国和印度齐心协力何如? // 257
    俄罗斯:在外围舞蹈 // 258
    改变格局的重要推动力:教育和经济 // 262
    教育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学习 // 264
    无论采取何种执政模式,教育都必须是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 267
    “上不了好学校,好学校来找你” // 267
    个性化教育还是千篇一律的教育 // 271
    全球人才竞争带来了全球留学体制和交换生概念的转变 // 273
    填补需求与实际教授内容之间的鸿沟 // 273
    发挥协同优势:二元教育 // 274
    第五章 城市的天下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创新甚至是衰退的策源地 // 280
    城市:在有史以来*惊心动魄的人口流动中重塑世界格局 // 281
    南环经济带城市化的***是拉丁美洲 // 283
    印度是城市化进程*慢的**之一 // 285
    市长们:左右国内局势 // 286
    新工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 // 287
    浓缩的能量 // 289
    国际关系格局改写者 // 291
    驾驭协同优势的主要力量 // 293
    城市:试点策略主阵地 // 294
    创造宜居城市 // 296
    附录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 299
    结语 // 309
    编辑推荐语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谁能洞悉未来,因势利导?谁能认清大势,扭转乾坤?全球**未来学家、畅销书作者约翰·奈斯比特与多丽丝·奈斯比特,携手打造的2015年度全球重量级作品《大变革:南环经济带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为我们破解迷局、指明方向。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