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凡夫之欲,***的动机
——***对现况的不满意和具有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强烈动机
透过罩在成功***表面的光环,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拥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满现况、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这是所有商界成功人士,包括伟大的政治家所共同拥有的心理特征。
当16岁的王永庆在小店铺外挨家挨户地为客户送米上门时,他问自己:“我要如何才能改变为别人送米的命运?”于是,他成了***的富豪。
当28岁的希尔顿先生贫困潦倒、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时,他问自己:“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在豪华的总统套房里进入梦乡?”于是,他创立了世界上*大的国际**连锁酒店。
当30多岁的松下幸之助经营���企业陷入绝境、濒临破产时,他问自己:“怎样才能生产出让人人都无法拒绝,又像自来水一样廉价的电器产品?”于是,他提出了**的“自来水宣言”,并从此改变了松下电器的前途和命运。
当40多岁的宗庆后推着自行车在炎炎烈日下推销校办工厂的产品时,他问自己:“我的后半生还要这样度过吗?”于是,他创办了娃哈哈。当60多岁的方太创办人茅理翔坐拥点火器海外市场的龙头交椅时,他问自己:“没有任何核心技术的点火器是方太未来的成长方向吗?”于是,他和儿子一起毅然放弃当时的成就,转行进入了橱柜市场,并成了橱柜行业内真正的“**”。
当66岁的哈兰山德士上校拿到他的**笔养老金时,他痛苦地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吗?”于是,他创立了世界上*大的炸鸡连锁店——肯德基。
当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处在企业蒸蒸日上、经营如日中天的发展顺境时,他问自己:“华为*大的危机在哪里?我从来没有成就感,**让我担心的,是华为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失败。”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华为的冬天》的文章,这篇文章从此成了华为长盛不衰的理论基石。
当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时,他问自己:“微软还可以生存多久?”于是,他说出了那句**的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话也成了微软不断自我突破的行动指南……
无论是创业精英,还是商业**:无论他们是主动改变,还是被动选择,所有的成功***都具有共同的特质,即对现况的不满、超越自我的渴望和强烈的危机意识。就像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心境一样,即使拥有了高于他人的显赫地位和无比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依然忧虑。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都会像人的肉体一样终将灰飞烟灭,并非永恒。
释迦牟尼成佛的动机在于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悟,商业**们追求**的动机在于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二者的境界和**目标不同,但出发点和渴望改变的动机却是完全相同的。
既然有共同的动机,就必然会有共同的行为。释迦牟尼说:“痛苦,是成佛的基本条件。”对于***来说,对现实的不满足、对现状的不满意、对未来不可预期的恐惧、对竞争形势的焦虑以及对害怕失去拥有的危机感,等等,都是当下的痛苦。而唯有被诸如此类的各种痛苦不断折磨着的***,才是*有可能修成正果、*有可能成“佛”的***。
佛常以莲花为喻。他认为,只有污浊的环境才能生长出圣洁的莲花。对于***来说,只有对现实的永不满足,才能激发出***内在的无限潜力和超越自我的决心。痛苦和逆境,是***成“佛”的首要条件和必要前提!
第二阶段:自觉的阿罗汉,***的自我修炼
——***对目标的执著追求和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
悉达多王子决定出家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美丽的妻子耶输陀罗伤心欲绝。父亲为了留住**的儿子,找来全国*好的工匠,为悉达多王子修建了精美绝伦的春、夏、秋、冬四座宫殿,宫殿里的歌舞弦乐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然而,这些都未能留住悉达多王子出离世间、寻求真理的心。**晚上,他亲吻了年幼的儿子,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子,毅然决然地走出了王宫。
悉达多王子脱去华贵的衣服,来到人迹罕至的深山。他先后拜阿罗逻迦、阿逻蓝和郁陀罗迦三位仙人为师,希望通过各种凡人无法忍受的苦行,找到超脱痛苦的法门。六年后,当菩提树下的悉达多王子向内心求法、即将成佛的时候,天魔大为惊恐,先后动用了包括武力、淫魔、心魔在内的各种妖孽干扰悉达多王子,都被悉达多王子一一击退。悉达多王子在战胜*可怕的心魔之后,*终坐地成释迦牟尼佛。从此,释迦牟尼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战胜他。
《金刚经》告诉我们:所谓无坚不摧的“金刚不坏之身”指的是那些能够战胜自己、永远不会被别人击倒的人!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