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三国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三国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

  • 作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43552
  •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01日
  • 页数:160
  • 定价:¥1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了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起,前后共计九十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的“前四史”之一。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全书叙事脉络分明,文字简约明畅,写人写事,时见文采。

    三国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历史地理必读本)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_
    文章节选
    武帝纪
    【原文】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
    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①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
    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
    里。
    【注释】
    ①颙:读yóng。
    【译文】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初相国曹参的后裔。汉桓帝在位时,宦官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被封费亭侯。曹腾收了一个养子,叫作曹嵩,作为自己的嗣子。虽然曹嵩
    后来做官做到太尉的位置,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曹操便是曹嵩的亲生儿子。曹操年少时便十分机警,有权谋,也有心计,而且为人仗义,乐于行豪侠之事,从来放荡不拘,对于学业却
    一点也不上心,所以当时的人都不重视他。只有梁国人��玄、南阳人何颙两人非常欣赏曹操,觉得他不同于众人。桥玄甚至还对曹操说:“天下要大乱了,一定要具有绝世之才才能救天下,
    我看那个能安定天下的人就是你!”曹操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封为郎官。后来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之后升任顿丘县令。后被招入朝中,做议郎。汉灵帝光和末年,黄巾军起义爆发。
    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领兵征讨颍川黄巾军。后来升任济南国相。济南国有十多个县,各县长官大多为阿谀奉承之徒,乐于讨好朝廷贵戚,贪赃枉法之事做了不知凡几,一时声名狼藉。曹操
    上任之后,奏明朝廷,罢免了其中八个县的长官;又禁绝了以往风行多年的不合规矩的祭祀活动,该地的不良风气从此斩绝。而那些奸邪小人,也都逃窜到其他地方去了。济南国内,一时风
    气井然,秩序安定。过了很久,曹操被征召为东郡太守。他没有接受任命,称病回乡了。
    【原文】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
    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初平元年春
    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①、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
    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注释】
    ①伷:读zhòu。
    【译文】
    金城郡的边章、韩遂,杀了刺史郡守而叛乱,手下有兵众十余万,使天下震动。朝廷封曹操为典军校尉。正在这时,汉灵帝崩逝,太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和袁绍二人密
    谋诛除宦官,何太后却不同意。于是,何进召董卓入京,打算用董卓的力量迫使太后同意诛杀宦官。没想到,董卓还没进京,何进就被宦官杀死了。董卓进京之后,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
    刘辩的异母弟弟刘协为帝,史称献帝。一时间,京城大乱。董卓上表奏请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和他共谋大事。曹操见形势不对,便改名易姓,暗中从小路向东逃回了家乡。曹操逃出旋门
    关,路过中牟县时引起了亭长的怀疑。亭长逮捕了曹操,带着他去见县令。当时,县衙幕僚中有人认出他是曹操,却假装不认识,没有道出实情,而且向县令说情,因而曹操被释放。后来,
    董卓杀了太后和弘农王。曹操回到陈留后,散尽家财,招募义兵,想要诛除董卓。冬季十二月,曹操在己吾县起兵,这一年是汉灵帝中平六年。
    第二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
    同时起兵讨伐董卓。每人兵众各有数万,大家共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而曹操以奋武将军的身份入盟。
    【原文】
    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
    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下
    定矣,不可失也。”遂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
    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因为谋曰:“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
    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①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
    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邈等不能用。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
    ,进屯河内。
    【注释】
    ①轘:读huán。
    【译文】
    二月,董卓得知诸侯起兵讨伐自己,于是迫使天子迁都长安,他自己则留驻洛阳,烧毁了洛阳宫室。此时,袁绍屯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袁术屯兵南阳,孔伷屯兵颍川
    ,韩馥屯兵邺城。董卓兵强,袁绍等人谁都不敢率先进兵。曹操见状,说:“我们举义兵诛除暴乱,如今大兵已经聚合,各位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若是以前,董卓听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诸
    侯向西讨伐他,还可以倚重王室,据守东周和西周的都城——洛阳这一险要之地,向东抵御我们。虽然他师出无名,可还算是个强敌。但现在不一样了,他焚烧了宫室,劫持了天子,又迁徙
    了都城,海内为之震动,早已失去民心。这正是天亡董卓的时候,我们一战就可以安定天下,不能失去这个良机啊!”于是引兵西进,要据守成皋。张邈分出一部分兵力,派遣部将卫兹率军
    跟随曹操西进。
    目录
    【三国志 目录】
    魏书
    武帝纪……………………………………005
    荀彧传……………………………………037
    荀攸传……………………………………051
    贾诩传……………………………………058
    许褚传……………………………………067
    典韦传……………………………………071
    蜀书
    先主传……………………………………076
    诸葛亮传…………………………………096
    关羽传……………………………………109
    张飞传……………………………………114
    马超传……………………………………118
    黄忠传……………………………………121
    赵云传……………………………………123
    吴书
    吴主传……………………………………126
    周瑜传……………………………………140
    鲁肃传……………………………………148
    编辑推荐语
    三国是东汉王朝的继续。《三国志》中人物所处年代正是东汉破裂,群雄并起之时,个人一时的取舍进退,不仅关乎荣辱,而且关乎生死,成功失败,往往间不容发。现代人所处社会,机会与诱惑此来彼往,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一时的取舍进退,也往往差之毫厘,失以千里。撇开生死,与他们实有十分相似的处境。他们的沉毅果决、智计百出与进取的勇气、锐气,也是时下人们生存与竞争的基础所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