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那一会儿的坚持/*美文》:
“吻”出精彩人生文/倪西赟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
——孙中山7月15日,一位身穿蓝色旗袍校服的女生,在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及各大媒体的镜头前,示范透过嘴唇阅读点字。她即是在今年全港中学文凭考试(即香港的“高考”)中,考得3科5++,2科5+佳绩,成为第二届文凭试*耀眼的状元。可谁知道,镜头前这个一脸阳光,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的女孩,竟是一位患有失明、弱听和十指触感障碍“三不感”的人。
1993年,她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的家庭。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出生,竟会有那么多的磨难在等着她。她出生几个月,就被发现有视力有问题,父母抱着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她神经严重萎缩,双目几乎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父母抱着她欲哭无泪。然而,磨难却接踵而来,在她四岁多的时候,父母发现手指尖也有触感缺陷,不能像一般失明学生那样双手触摸点字阅读;而到小一,她听力也开始下降。这些不幸,放在谁的身上,都将是一座座沉重的大山。
一般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残疾,别说是读书,能够让孩子生活无忧也就是万幸了。然而她是幸运的,她的父亲是点心师傅,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日子过得比较紧巴。但是,父母从没放弃这个“三感不全”的宝贝女。在生活上他们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而且为了她能够及时读书、认字,将来有一技之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让她按时上幼儿园,入读盲人学校。父母为了让她早些融入主流学校,在中一时便转往教学条件较好英华女校。
在爱的围绕下她特别懂事,特别坚强。她在家里从不给父母添麻烦,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总是自己尝试解决。
一般视障人士,都是用手阅读点字书,然而上天连她用手的能力都剥夺了。怎么办呢?她很是苦恼,但没有放弃。她不断尝**身体的各个部位寻找*佳触点,终于有**,她兴奋地发现,用双唇可以代替双手阅读。
每天,同学们看到她把书放在嘴唇上,好像在与书时刻“亲吻”。从此,课堂上、校园里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以唇“吻”书,看似浪漫,实则困难重重。刚开始,她一遍又一遍练习用嘴唇阅读,但不得要领。不得要领,就不断地摸索,在她持之以恒的坚持下,终于熟练掌握了唇读的技巧。她用唇读点字每分钟大约读100个中文字,英文大概80个到90个。她虽然掌握了唇读的阅读方式,但相比之下,阅读同样的内容,她不仅比其他用手读书的失明人士慢,更要比正常人多花两倍时间。为此,在课堂前她要提前预习老师事先为她准备好的点字笔记,在课堂后,她几乎是除了吃饭、洗澡和睡觉外,其他的时间都用在阅读上。她认为,自己虽有听力障碍,但更不能放宽对自己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