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

  • 作者:周晖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03736
  •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章婚姻家庭法概论1
    【引导案例】1
    **节婚姻家庭制度概述1
    第二节婚姻家庭法概述7
    第三节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1
    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9
    【引导案例解析】30
    【复习思考题】30
    第二章亲属32
    【引导案例】32
    **节亲属的含义和特征32
    第二节亲属的种类和范围35
    第三节亲系和亲等38
    第四节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43**章婚姻家庭法概论1<br />【引导案例】1<br />**节婚姻家庭制度概述1<br />第二节婚姻家庭法概述7<br />第三节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1<br />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9<br />【引导案例解析】30<br />【复习思考题】30<br />第二章亲属32<br />【引导案例】32<br />**节亲属的含义和特征32<br />第二节亲属的种类和范围35<br />第三节亲系和亲等38<br />第四节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43<br />【引导案例解析】50<br />【复习思考题】51<br />第三章结婚法律制度52<br />【引导案例】52<br />**节结婚概述52<br />第二节结婚要件55<br />第三节结婚程序61<br />第四节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65<br />第五节与结婚制度相关的规定73<br />【引导案例解析】78<br />【复习思考题】79<br />第四章家庭关系法81<br />〖1〗〖2〗〖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目录〖3〗【引导案例】81<br />**节夫妻关系82<br />第二节父母子女关系89<br />第三节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100<br />【引导案例解析】103<br />【复习思考题】103<br />第五章离婚法律制度105<br />【引导案例】105<br />**节离婚的概念和特征105<br />第二节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109<br />第三节离婚的效力118<br />【引导案例解析】130<br />【复习思考题】130<br />第六章与婚姻家庭法相关的法律制度133<br />【引导案例】133<br />**节《反家庭暴力法》概述133<br />第二节家庭暴力的预防140<br />第三节家庭暴力的处置142<br />第四节人身**保护令148<br />第五节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150<br />【引导案例解析】159<br />【复习思考题】159<br />第七章收养法162<br />【引导案例】162<br />**节收养法概述162<br />第二节收养的成立166<br />第三节收养的效力173<br />第四节收养关系的解除176<br />【引导案例解析】180<br />【复习思考题】180<br />第八章继承法182<br />【引导案例】182<br />**节财产继承概述182<br />第二节《继承法》的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185<br />第三节《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86<br />第四节继承法律关系190<br />【引导案例解析】198<br />【复习思考题】199<br />第九章法定继承201<br />【引导案例】201<br />**节法定继承概述201<br />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03<br />第三节代位继承和转继承211<br />第四节法定继承人之间的遗产分配214<br />【引导案例解析】217<br />【复习思考题】218<br />第十章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220<br />【引导案例】220<br />**节遗嘱与遗嘱继承概述220<br />第二节遗嘱的有效条件和遗嘱的形式226<br />第三节遗嘱的变更和撤销236<br />第四节遗赠237<br />第五节遗赠扶养协议240<br />【引导案例解析】242<br />【复习思考题】243<br />第十一章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处理245<br />【引导案例】245<br />**节继承的开始245<br />第二节遗产债务清偿与遗产分割250<br />第三节无人承受遗产的处理257<br />【引导案例解析】259<br />【复习思考题】259<br />第十二章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261<br />【引导案例】261<br />**节涉外婚姻家庭法律制度261<br />第二节涉外继承法律制度274<br />【引导案例解析】276<br />【复习思考题】276<br />各章习题答案279<br />参考文献305<br />**章婚姻家庭法概论1<br />【引导案例】1<br />**节婚姻家庭制度概述1<br />第二节婚姻家庭法概述7<br />第三节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1<br />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9<br />【引导案例解析】30<br />【复习思考题】30<br />第二章亲属32<br />【引导案例】32<br />**节亲属的含义和特征32<br />第二节亲属的种类和范围35<br />第三节亲系和亲等38<br />第四节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43<br />【引导案例解析】50<br />【复习思考题】50<br />第三章结婚法律制度52<br />【引导案例】52<br />**节结婚概述52<br />第二节结婚要件55<br />第三节结婚程序60<br />第四节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65<br />第五节与结婚制度相关的规定72<br />【引导案例解析】76<br />【复习思考题】76<br />第四章家庭关系法79<br />【引导案例】79<br />**节夫妻关系80<br />第二节父母子女关系88<br />第三节祖孙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98<br />【引导案例解析】102<br />【复习思考题】102<br />第五章离婚法律制度104<br />【引导案例】104<br />**节离婚的概念和特征104<br />第二节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107<br />第三节离婚的效力116<br />【引导案例解析】128<br />【复习思考题】128<br />第六章与婚姻家庭法相关的法律制度131<br />【引导案例】131<br />**节《反家庭暴力法》概述131<br />第二节家庭暴力的预防138<br />第三节家庭暴力的处置139<br />第四节人身**保护令145<br />第五节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147<br />【引导案例解析】157<br />【复习思考题】157<br />第七章收养法160<br />【引导案例】160<br />**节收养法概述160<br />第二节收养的成立164<br />第三节收养的效力170<br />第四节收养关系的解除173<br />【引导案例解析】177<br />【复习思考题】177<br />第八章继承法179<br />【引导案例】179<br />**节财产继承概述179<br />第二节《继承法》的概念、特征和调整对象182<br />第三节《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83<br />第四节继承法律关系186<br />【引导案例解析】195<br />【复习思考题】195<br />第九章法定继承198<br />【引导案例】198<br />**节法定继承概述198<br />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200<br />第三节代位继承和转继承207<br />第四节法定继承人之间的遗产分配210<br />【引导案例解析】213<br />【复习思考题】214<br />第十章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216<br />【引导案例】216<br />**节遗嘱与遗嘱继承概述216<br />第二节遗嘱的有效条件和遗嘱的形式222<br />第三节遗嘱的变更和撤销231<br />第四节遗赠232<br />第五节遗赠扶养协议235<br />【引导案例解析】237<br />【复习思考题】238<br />第十一章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处理240<br />【引导案例】240<br />**节继承的开始240<br />第二节遗产债务清偿与遗产分割244<br />第三节无人承受遗产的处理252<br />【引导案例解析】253<br />【复习思考题】253<br />第十二章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256<br />【引导案例】256<br />**节涉外婚姻家庭法律制度256<br />第二节涉外继承法律制度269<br />【引导案例解析】270<br />【复习思考题】271<br />附录273<br />各章习题答案279<br />参考文献304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中国有句老话——家和万事兴,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既是保护每个自然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有力武器,也是对妇女儿童权利的根本保障。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涉及民生,并在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社会生活保障、财产物权保护、人民身心快乐、**安定、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家庭既是**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细胞。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市场经济、家庭伦理、名利、道德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家庭关系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的矛盾突出,各类纠纷层出不穷。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是高校法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就业从业必须具备的关键知识技能。本书作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的特色教材,有力地配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创新和教材更新,注重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由多年从事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与司法实践的学者、律师合作编写。中国有句老话——家和万事兴,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既是保护每个自然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有力武器,也是对妇女儿童权利的根本保障。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涉及民生,并在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社会生活保障、财产物权保护、人民身心快乐、**安定、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r />家庭既是**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细胞。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市场经济、家庭伦理、名利、道德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家庭关系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的矛盾突出,各类纠纷层出不穷。<br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是高校法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就业从业必须具备的关键知识技能。本书作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婚姻家庭与继承法课程的特色教材,有力地配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创新和教材更新,注重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由多年从事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教学与司法实践的学者、律师合作编写。<br />全书共12章,以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结合司法实务,系统介绍婚姻家庭法概论,亲属,结婚法律制度,家庭关系法,离婚法律制度,与婚姻家庭法相关的法律制度,收养法,继承法,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处理,涉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等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注重案例教学,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br />由于本书融入了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选材新颖、知识系统、观点科学、贴近实际、便于理解掌握等特点。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兼顾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教学,也可以作为法律工作者在职岗位培训教材,并为广大社会公民维护自身的婚姻家庭及财产继承权益提供有益的学习指导。<br />本教材由李大军统筹策划并具体组织,周晖、苑莹炎主编,周晖统稿,孙勇、杨四龙为副主编,由我国法律专家李爱华教授审定。作者写作分工: 牟惟仲负责前言,孙勇负责**章,王宝生负责第二章,周晖负责第三章、第六章,杨四龙负责第四章、第十二章,张冠男负责第五章,苑莹炎负责第七章,张正负责第八章,罗佩华负责第九章,郭可负责第十章,王桂霞负责第十一章,李遐桢负责附录,李晓新负责文字修改、版式整理、制作教学课件。<br />在教材编著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关于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的*新书刊、网站资料以及**历年颁布实施的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收集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典型案例,并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教学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涉及面广、内容多,且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足,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br /><br />编者2018年8月〖1〗〖2〗〖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前言〖3〗目录CONTENTS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第三章结婚法律制度
     掌握结婚的概念和特征,结婚的条件,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
     理解结婚制度的沿革,与结婚制度相关的规定。
     了解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引导案例】
    原告韩某与被告易某于2016年在广东打工时相识,随后同居,因为被告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原告韩某以自己的名字、被告易某以其姐易甲的名字登记结婚。原、被告“婚后”共同生活初期,双方感情尚好,后因性格不合,导致感情破裂而诉请“离婚”。

    **节结婚概述〖1〗一、 结婚的概念和特征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或者婚姻的缔结,它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结婚行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 结婚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男女双方当事人
    同性不能成立婚姻。两性的差别和性的本能是婚姻关系成立的自然条件,结婚行为只能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这是婚姻关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一夫一妻制度的要求。我国法律不承认同性婚姻。
    2. 结婚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
    结婚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并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男女双方不按结婚条件和程序而自行结合的,不具有婚姻的法律后果。
    3. 结婚行为的效力是确立夫妻关系
    男女双方因结婚而建立夫妻身份,互为配偶,相互承担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未经法定程序,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不得任意解除关系。
    〖1〗〖2〗〖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第三章结婚法律制度〖3〗二、 结婚制度的沿革〖*2〗(一) 个体婚形成初期的结婚方式结婚制度始于个体婚制,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出现,随着社会的演变而发展变化,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1. 掠夺婚
    目录
    **章婚姻家庭法概论1
    【引导案例】1
    **节婚姻家庭制度概述1
    第二节婚姻家庭法概述7
    第三节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11
    第四节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9
    【引导案例解析】30
    【复习思考题】30
    第二章亲属32
    【引导案例】32
    **节亲属的含义和特征32
    第二节亲属的种类和范围35
    第三节亲系和亲等38
    第四节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43
    编辑推荐语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特色:
    1、立足基础、突出应用。本书对于一些与基本知识关系不大的内容(如意义、历史沿革、中外对比等),或简述要领,或略而不谈,以突出**、突出应用。
    2、案例丰富、融会贯通。本书运用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将知识讲授与案例评析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以案说法,用案例突出、引导和解释**知识,突出案例与知识的互动。
    3、启发思维、侧重能力。本书重视实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门培养,每章设复习思考题、实训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
    4、篇幅适中、便于使用。本书篇幅严格控制,不超过38万字,各章的内容也较为均衡。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