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02 / 贾樟柯 侯孝贤
相信什么就该拍什么
012 / 王超 戴婧婷
我愿意自己的作品被归入“中国现实主义”流派
036 / 李杨 刘辉
电影的意义
055 / 李玉 崔卫平
电影——它使你的心没有那么冰冷
083 / 章明 徐枫
在期待之中
136 / 朱文 翟永明
我的电影不能没有诗意
156 / 万玛才旦 崔卫平目录<br />002 / 贾樟柯 & 侯孝贤<br />相信什么就该拍什么<br />012 / 王超 & 戴婧婷<br />我愿意自己的作品被归入“中国现实主义”流派<br />036 / 李杨 & 刘辉<br />电影的意义<br />055 / 李玉 & 崔卫平<br />电影——它使你的心没有那么冰冷<br />083 / 章明 & 徐枫<br />在期待之中<br />136 / 朱文 & 翟永明<br />我的电影不能没有诗意<br />156 / 万玛才旦 & 崔卫平<br />我注意的可能是一种状态<br />178 / 李红旗 & 杨海崧<br />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br />187 / 韩杰 & 贾樟柯 & 管娜<br />可贵就可贵在人的那种个人精神<br />225 / 徐枫 & 梅峰<br />个体记忆之孔雀<br />247 / 郑隆福<br />贾樟柯电影作品《世界》两个版本的比较<br />273 / 李陀 崔卫平 贾樟柯 西川 欧阳江河 汪晖<br />《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br />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编者的话
欧阳江河
以第五代导演为中坚的“中国新电影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非常 重要的电影事件,它引起了世界各国电影史家、影评家、观众 异乎寻常的关注,并且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但这样一个电影 潮流在经历了不到十年的短暂兴盛之后,很快就归于没落。第 五代导演如今要么不再拍片,要么热衷于拍大片、商业片。第 五代的兴起和没落,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可以留待电影 理论界做更深入的讨论。
第五代可以没落,但中国电影不可以没落。进入90年代 后,张元、娄烨、章明、王小帅等被人们称之为“第六代”的 导演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但从电影史的角度看,真正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中国电影写作事件,是贾樟柯《小武》的诞生。 自90年代后期《小武》问世以迄,贾樟柯、王超、李杨、朱文、 李玉、韩杰等第五代之后的导演,引人注目地登上了中国电影 的历史舞台。将这些更年轻一代导演的崛起,放在中国当代电 影的大形势里,尤其是放在第五代整体没落的历史趋势里考察和评价,其深刻的电影史的意义才能够真正凸显。以贾樟柯为代表的青年电影人群体,在对现实和电影的理解上,在电影美 学的追求上,不仅与第五代导演截然不同,与第六代导演也大 异其趣。他们以自己崭新的、充满活力的电影创作实践,证明 中国电影还有出路,还有新的空间,还有新的可能。在他们身 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贾樟柯群体出现的另一个背景,是近几年迅速兴旺起来的中国商业电影。既然中国今天已经融入全球化市场社会,拍商 业片,拍大片,以电影来谋求高额利润,是必然的,是正常的 市场行为。问题是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其电影文化会不会 完全被商业电影统治?除了商业片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电影能 够存活,还有没有电影探索和实践的多样性?能不能有一批导 演,不进入商业片制作的场域和序列,为严肃的艺术电影开拓 出一块足够的空间?对第五代之后的青年导演来说,答案是肯 定的——这当然很难,不仅是我们中国,甚至在法国、德国、 意大利等堪称老牌艺术电影故乡的**,也都非常困难。从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批献身电影的中国年轻一代导演,在艰 难的、执着的电影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新的中国独立电 影的共同理解,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倾向和追求,那就是以影片 关注现实,记录现实,呈现现实,介入现实。他们的电影实践因 而获得了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所欠缺的那样一种融见证与思考 于一体的影像质感、史诗目光以及叙述语言的当代性。此一趋 势,在全球电影界引起了广泛的、持续的关注。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于2006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这可以看作是全世界电影人对中国年轻一代独立电影人所致以的敬意、表达认同的注目礼。这部影片的成功,不可忽视的一个意义是, 把这样一个电影潜流,这样一个青年电影人群体,一下子放 在聚光灯下,从此被社会所关注,也从此被社会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