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父亲,你是谁?女儿,你是谁?
002 女性如何谈及她们的父亲?
025 女儿如何爱父亲
第二章 岁月无情 爱却永恒
046 小女孩的梦想是什么?
061 俄狄浦斯之爱及其后续
074 青春期女孩对父亲有何期待?
098 女人与父亲
第三章 从不幸的话语到难忍的痛苦
108 不合逻辑的痛苦:父亲过于溺爱女儿
112 痛苦却可以理解的关系
119 引发神经症的父女关系
136 父母那些让人发狂的行为
第四章 爱情的幸福与不幸<p>**章 父亲,你是谁?女儿,你是谁?</p> <p>002 女性如何谈及她们的父亲?</p> <p>025 女儿如何爱父亲</p> <p>第二章 岁月无情 爱却永恒</p> <p>046 小女孩的梦想是什么?</p> <p>061 俄狄浦斯之爱及其后续</p> <p>074 青春期女孩对父亲有何期待?</p> <p>098 女人与父亲</p> <p>第三章 从不幸的话语到难忍的痛苦</p> <p>108 不合逻辑的痛苦:父亲过于溺爱女儿</p> <p>112 痛苦却可以理解的关系</p> <p>119 引发神经症的父女关系</p> <p>136 父母那些让人发狂的行为</p> <p>第四章 爱情的幸福与不幸</p> <p>148 不懂得如何爱或吸引男人</p> <p>160 永不满意的父亲造成的影响</p> <p>第五章 用一生来互相诉说</p> <p>163 每个女儿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父亲都有点神秘感</p> <p>174 对话的困难</p> <p>182 彼此之间更好地理解、认识和沟通</p> <p>220 理解父亲就是理解男人,反之亦然</p> <p>第六章 从昨天到明天:女儿的未来</p> <p>225 弗洛伊德和女儿们</p> <p>237 千变万化的当代</p> <p>247 今天的父亲,明天的女儿</p> <p>结束语</p> <p>致谢</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父亲有时会过于宠爱女儿!每个女孩都以父女关系为起点构建自身作为女性的命运。父女关系将自始至终地塑造她,伴随她从小女孩逐渐成长、成熟,恋爱和结婚。
理解女孩与父亲的关系,就是理解父女关系在少女长大成人中的作用。如果女儿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骄傲,那么这种关系将留下积极的影响:父亲对女儿的骄傲会令她无比振奋,这对职业、家庭和感情生活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提振作用。女儿需要父母的期望,但不需要肤浅和自私的期望。然而父女关系也可能具有负面影响,诸如父爱过于泛滥,或是这一关系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
如今,很多女性期待找到一个如同父亲那样**的男性,同时他不能有父亲的缺点,他要激起她的崇拜之情,他还要给予她有时无法得到或没有充分享受到的呵护。是不是因为这个“**的父亲”迟迟不现身,才使得她们继续等待下去?是不是因为期待一个融合父亲所有优点的男性,才使得某些女孩找不到能够爱护她们、帮助她们实现女性自我价值的“挚爱”?<p>父亲有时会过于宠爱女儿!每个女孩都以父女关系为起点构建自身作为女性的命运。父女关系将自始至终地塑造她,伴随她从小女孩逐渐成长、成熟,恋爱和结婚。</p> <p>理解女孩与父亲的关系,就是理解父女关系在少女长大成人中的作用。如果女儿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骄傲,那么这种关系将留下积极的影响:父亲对女儿的骄傲会令她无比振奋,这对职业、家庭和感情生活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提振作用。女儿需要父母的期望,但不需要肤浅和自私的期望。然而父女关系也可能具有负面影响,诸如父爱过于泛滥,或是这一关系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p> <p>如今,很多女性期待找到一个如同父亲那样**的男性,同时他不能有父亲的缺点,他要激起她的崇拜之情,他还要给予她有时无法得到或没有充分享受到的呵护。是不是因为这个“**的父亲”迟迟不现身,才使得她们继续等待下去?是不是因为期待一个融合父亲所有优点的男性,才使得某些女孩找不到能够爱护她们、帮助她们实现女性自我价值的“挚爱”?</p> <p>每个父亲都对女儿的命运至关重要,从她诞生的*初岁月里就已经如此了。父亲该如何发放这通往女性世界的通行证呢?未来的她将会十分需要这本通行证来构筑自己作为女人的生活。父母应该怎么做,应该避免什么,才能让女儿长大后跟父母在一起感到幸福、充满感激,而不是反目成仇?当然,我们不能把女人的人生经历简单归结为与父亲的相处模式,不过女性的满足与不满多少都能从父女的故事中分析出来——只要你对其投入足够的思考!</p> <p>父亲的角色和作用与半个世纪前不同了。父亲在女儿身边的地位或应当占据的位置,已经发生巨变。过去是父道尊严、不苟言笑,现在的父亲不再高不可攀,只要女儿愿意就能效仿父亲的所作所为。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势必发生变化。如今,父亲亲切而实际地从女儿降生之初就参与她的成长;所有关于此问题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短短几十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女儿的角度来看,与从前来对比的话,女儿现如今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模仿父亲:在求学、生活方式、安身立命、情感和爱情,还有社会成功上,面对父亲,她们的期待也同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她们是谁?她们如何展现自我,她们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据说母亲与女儿之间爱恨交加,父亲与儿子之间交织着共鸣与竞争,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键词是爱以及保持距离。然而父亲与女儿之间存在什么呢?如何界定这一关系,如何解释当代父女关系中</p> <p>面临的主要困难?尽管每个女孩遇到的困难各有不同,即使在同一家庭里面也不可避免,我却觉得父亲与女儿的故事当中仍然存在隐秘之处,之所以未曾诉诸语言,有时是因为强烈的感情和同样强烈的节制,有时也是因为断断续续积累下来的愤怒和失望。这些情绪可以在某些女孩身上看到,她们</p> <p>识到父亲无法完全摆脱他自己的童年,于是把他自己母亲的形象寄托在其他女性身上,包括自己的女儿。</p> <p>凯瑟琳•德•美第奇是三位法国国王的母亲,她的充沛活力、坚强性格和权力欲可能来自父系血统。她父亲洛伦佐二世及曾祖洛伦佐•德•美第奇统治时期,佛罗伦萨成为欧洲的**。职业经验让我相信,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不仅仅是王侯和公主的专属特权。让我们再来看当代的少女。怎么能说与父亲的关系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她们?让我们来看安娜依斯的例子,这位摩登女郎生性独立,对婚姻颇不满意。她说,自己所追求的是感受到被爱、自由、支持和“震撼”。现在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安娜依斯的父亲。正如他这代人通常表现出来的那样,他是个威严易怒的父亲,但还爱着自己的孩子;他不好接近,不过事业有成;他拥有很多社会关系,包括职业上的以及夫妻关系之外的社交。小时候,安娜依斯总希望父亲多陪陪她,多跟她说话,多关心她。她很想拥有一种自己对父亲而言无比重要的感觉,然而父亲却是个感情不易外露的人。过了而立之年,聪明睿智而又精力充沛的她,当然希望跟同龄人一样得到丈夫的支持,能够与她分享每天的快乐和困难,不要让她日复一日地失望,而且她还在内心深处渴望能在夫妻关系中发现某些她父亲引发的感情。“父亲的形象”在女儿身上激起一种杂糅着愤怒、崇拜和羞怯的情绪。</p> <p>随着年龄增长,一切都会改变,女儿可能会比父亲更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父亲常常心酸地看到,女儿已经长大了,他们难过地发现女儿已经成为窈窕淑女,投入另一个男人的臂弯,听到她征求另一个男人的意见,看到她接受来自父亲之外的权威。随着岁月流逝,虽然父女相知的念头渐渐淡去,女儿对父亲的寻觅却一如往昔。说到底,女儿和父亲之间没有“那么”大的不同,却足够他们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相互沟通和理解。在获得三项奥斯卡奖的优美电影《金色池塘》中,简•方达和亨利•方达扮演一对父女,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惊人关系。他们在湖边共处,切尔西(简•方达饰演)意识到她与父亲缺乏沟通,而且她期望得到父爱。诺曼(亨利•方达饰演)生性高傲且言语刻薄,他认清了自己的错误在于不理解女儿对自己的期待。这对父女之间洋溢着强烈的感情,但沟通的缺乏和表面的距离让人猜不透这份感情。女儿和父亲需要花一辈子时间来相互理解吗?有位女性朋友抱怨男人是自私鬼,我边笑边问她,从几岁开始爱自己的父亲。她戏谑说:“两岁的时候,因为那时我才发现他是个男人!”她忽然又严肃起来,仿佛跟我说出了掏心窝的话:“我相信父亲一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男人。总有**我会把这一切告诉他,但是有一个条件:他要耐心听我说话,我批评他的时候他不能发火,也不能摆出一副说一不二的腔调。这种态度常常让我恼火,就好像我还是个没长大的小姑娘!”</p> <p>有些女性就她们的父亲与我谈了很长时间,她们也常常颇费唇舌地谈起与父亲相处的种种困难。她们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在爱和羞怯构成的、有时磕磕绊绊的父女关系中,有的人要花整整一生的时间才能真正互相了解、互相靠近并且说出爱的字眼?是不是因为父女关系中,父亲对女儿人生的构建仿佛用水泥盖楼,而水泥需要花时间来凝固,之后才能建起高楼大厦?在时光的消磨中,女孩成为女人,外在发生了改变,内心却长期保留着孩童时的崇拜。父亲*终接受了女儿长大成人的事实,他们仍然爱着她们,但是是以另外的方式。父女之间的心灵相通有时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给两人留出足够的距离,消除言语中的负罪感和咄咄逼人,让他们如成年人那样深爱对方。一切都要依靠时间……</p> <p>面对这一切,难道不应该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归纳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吗?如今不是更应鼓励父女之间进行比看上去更加艰难的对话吗?父亲应该承认,女儿拥有直觉和期待,哪怕她并不直白地表露出来;女儿也应该明白,父亲心中通常也有温情、爱和尊重,即使他并不善于吐露真情实感。每个人都需要向对方迈出一步。</p> <p>在父女关系的核心,存在着强烈的保持克制的需要,这ix往往是对过于激烈的感情的一种保护:如果无法全部消除这一障碍,至少要绕开一部分障碍。本书来自所有信任我的身为人女的人,她们向我讲述了她们的父亲。我是男人,也是心理**师,因此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无论与父亲的关系是幸福还是不幸,她们都或早或迟向我保证,父亲在她们的生命中占据头等重要的地位。显然,我也把父亲的倾诉,甚至母亲的转述都加入到考量中去。我会尽力理解那些直白的话语,也试图从其余的话中领会隐含之意。我希望通过本书来传达我所获取的东西,但愿今天和未来的女儿在遇到父女关系的困惑时不再感到孤独无助,让她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坎坷;也期盼父亲更多地了解女儿对自己的期待,从而更好地理解她们。*后,对于女儿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我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同样令人不安的、父亲们针锋相对地提出来的那个根本性问题:“我女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本书会给出某些答案。</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女性如何谈及她们的父亲?
女儿通常害怕父亲,她们往往历时长久才摆脱对父亲的恐惧。不过她们还是爱父亲的。这是父女关系中*显著的悖论之一。主动的爱可能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被动的爱却从不会这样:女孩之所以害怕父亲,是不是因为她们深深恐惧自己得不到爱?抑或是畏惧父亲所代表的象征性权威地位?从六七岁起,女孩开始思考父亲对自己的意义,并不可避免地对父亲形成判断。父女之爱会走向何方?它有时会导致怎样的幻灭?我们将从不同的故事中去发现。
○“他总是支持我!”:“**”的父亲
瓦莱丽是我的朋友,我曾对她说起写作本书的计划,她听到后张口就说:“我希望你不要只谈问题……你知道的,我和父亲的关系比跟母亲融洽……我觉得他总会站在我这一边……”这世上有不少的“好父亲”,或是借用儿科专家及精神分析学家威尼科特(Winnicott)的说法,有不少“足够好”的父亲。这是因为父亲从自己的父亲那里继承了某种天赋或幸福典范?还是因为他们并不喜欢父亲,也不愿意去模仿父亲,反而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进行“弥补”?抑或是出于对母亲的爱,他们竭力在女儿身上寻找她的影子?每个故事都与众不同,然而几乎在所有故事中都能发现,女孩或女人认为自己拥有*好的父亲,他总是支持她:别的男人也能做到吗?当父亲被认为**无缺、无可指摘时,才会产生真正的问题……
语言专业学生迪亚娜就是这样的情况,她*近与男友分手了。她感到伤心,需要安慰。她与*好的朋友和兄弟都交谈过。她与兄弟无话不谈,不过他现在在英国。她与母亲的关系十分典型,一言难尽,互相对抗,常常发生冲突。迪亚娜感到孤独得难以承受。她正在经历艰难的时刻。我问她:“你的父亲呢?”在我们初次交谈的过程中,这是她**次展露笑容。她回答我:“我跟父亲说话不多,不过我知道他爱我;他一直很爱我。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他*爱的人。”每个对父亲拥有良好甚至**印象的女儿,心中都存在这种父亲会“随叫随到”的感觉。显然对她们而言,这种**感被归结到了父亲身上——研究眷恋感的心理学家通常会把它归结于母亲。